-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格式 整理版
PAGE
学习参考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设计要求
(附简图)
一.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生产用菌种的鉴定:主要包括纯度鉴定,生产性能的检查,有无杂菌污染。还有就是菌种的活性,重要特性有无退化等。
(2)如菌种已发生功能性改变或被杂菌污染,还需要进行菌种的纯化或或复壮。
(3)其次在规模生产之前,还要通过实验室中试,确定该菌群的最适生长温度,PH,发酵培养基的最适成分与比例;生长曲线的绘制与最适培养时间的确定。我们一般选取对数生长期的菌体(丝)做为生产发酵用的菌种。最佳接种量与装液量的控制。
二.实验室菌种的活化与种子培养阶段:
(1)将冷冻保藏管中的菌种在斜面中活化(37℃ 24h),并在平板中进行纯化(37℃
斜面培养基成份
葡萄糖
牛肉膏
蛋白胨
Nacl
琼脂
PH
组成比例
0.1%
1%
1%
0.5%
2.0-2.5%
7.0-7.2
(2)摇瓶培养阶段: 取一环纯化后的的菌种,接入装量为20mL种子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置于180r/min中摇床中培养 (37℃ 18h)。 分别取1mL的种子液 ,接入五个盛有20mL发酵培养基的250 mL 三角瓶中。置于180 r/ min摇床中 培养(37℃ 24h)
培养基组成见下表:
摇瓶种子培养基成分
葡萄糖
尿素
硫酸镁
磷酸氢二钾
玉米浆
硫酸亚铁
硫酸锰
PH
各组成成分比例(%)
2.5
0.5
0.04
0.1
2.5-3.5
2ppm
2ppm
7.0
(注;1ppm=1mg/l)
三.生产车间多级种子罐发酵阶段:
工艺流程 工艺条件 中控
全部设备灭菌 121℃~125
全部设备灭菌
蒸汽 0.103MPa~0.168 MPa
0.5h~1.0h
一级种子罐配料
一级种子罐配料
种子罐
一级种子罐 PH值检测培养基 加料体积50%~75%,实际为60%
一级种子罐 PH值检测
PH6.5~7.5
一级种子罐灭菌 精密试纸或PH计
一级种子罐灭菌
121℃~125
蒸汽 0.103MPa~0.168 MPa
0.5h~1.0h
一级种子罐降温
一级种子罐降温
灭菌空气 25℃~35℃
常压
一级种子罐接种摇瓶菌种
一级种子罐接种
物料量的0.5-5%.实际接种量为1%
一级种子罐发酵
一级种子罐发酵
灭菌空气 25℃~35℃
24~36h 菌体的形态、密度
消泡剂 芽孢形成率≧80%
搅拌转速:180r/min
二级种子罐重复上述操作和参数控制
其中,由摇瓶菌种向一级种子罐的接种量,控制在一级种子罐实际装料量的0.5%-5.0%;PH控制在6.5-7.5;发酵温度控制在25℃~35℃
二级种子罐的具体工艺操作和参数控制和一级种子罐大体相同。二级种子罐培养基成分应尽可能的接近主体发酵罐培养基成分。
通过上述二级种子罐发酵培养,我们大致可以得到450L的发酵种子液。(计算如下:0.6*0.01*V=0.225L由此可得V=37.5L即通过一级种子发酵,我们可以得到22.5L的发酵菌体或菌丝。二级种子罐的接种量为5%。即0.6*0.05*V=22.5L)即V=
二级种子罐培养基成分如下表
培养基成分
水解糖
玉米浆
磷酸二氢钾
硫酸镁
尿素
铁元素(mg/l)
锰元素(mg/l)
PH
百分含 量(%)
2.5
2.5-3.5
0.15
0.04
0.4
2
2
6.8-7.2
四.主体发酵阶段
(1)发酵罐主要部件的设计与选型(具体设计部分见附页)
主要部件包括:罐体,搅拌器,联轴器,轴承,轴封,挡板,空气分布器,换热装置,传动装置,消泡器,人孔试镜,以及管路等。
(2)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最佳装液量为(50%-75%)罐体公尺容积;最佳接种量(1%-5%)实际装液量;发酵温度控制在25℃~35℃;PH控制在6.8-7.2
(3)具体发酵时间和发酵终点的确定,要通过镜检来观察微生物菌体的形态,密度,以及芽孢形成率≧80%。最终来确定发酵时间和发酵终点。我们一般选取对数生长末期的菌体菌丝做为发酵终点。因为此时微生物代谢活性最高,菌体数目最多。
(4)主体发酵罐培养基成分及比例:
培养基成分
水解糖
甘蔗蜜糖
尿素(初尿)
磷酸氢二钾
硫酸镁
硫酸亚铁(ppm)
硫酸锰(ppm)
水
PH
含量(%)
13
0.15
0.6
0.17
0.06
2
2
80-90
6.8-7.2
(5)主体发酵罐操作工艺流程框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