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诞行为学》甘萍.pptVIP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怪诞行为学: 可预测的非理性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升级版) [美]丹·艾瑞里 ◎ 著 赵德亮 夏蓓洁◎ 译 ?本书不是一本介绍行为经济学的纯理论著作,而是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用实验的方法解释了各种我们司空见惯而又不能解释的现象,读起来妙趣横生,兼具畅销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梁小民 著名经济学家 ?这将是未来几年里最有影响力、最具争议性的一本书。新颖的观点和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丹尼尔·麦克法登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一本极具原创性的书。它找到了人们经常犯下愚蠢以及不可挽回的错误的原因。丹·艾瑞里不仅写了一本好书,他还让我们变得更明智。 ——乔治·阿克尔洛夫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行为经济学把新颖、精妙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引入公共政策领域。为什么很多人正冒着巨大的风险却浑然不觉?行为经济学家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听起来不无道理。 ——格林斯潘 美联储前主席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尔洛夫、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经济学家梁小民联袂推荐,长踞《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亚马逊网站畅销书排行榜。 丹·艾瑞里,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获得心理学博士及商学博士学位。他的文章曾发表在许多重要的学术期刊以及大众媒体上,包括《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科学人》杂志和《科学》期刊等。著作有《怪诞行为学》和《怪诞行为学2》。 引言 在科学领域里,关于人类完美推理能力的假定被写进了经济学。在经济学里,这一观念被称为“理性”,它为经济理论、经济预测和政策建议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虽然对人类能力的敬畏之情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敬佩之心是一回事,认为我们的推断能力完美无缺是另一回事,二者相去甚远。事实上,本书探讨的就是人类的非理性——我们与完美之间的差距。 我进一步观察到我们不单单是非理性的,还是可预测的非理性——我们的非理性一次又一次,以相同的方式发生。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这一假定的含义是,我们能对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所有选择的价值进行计算和权衡,择其最优者而行之。一旦我们犯了错误,做了非理性的事情,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的力量”会迅速把我们拉回正确理性的道路上去。正是基于这些假定,从亚当·斯密以来,一代代经济学家们推导出了深远的无所不包的种种结论,从税收到保健政策,再到商品、服务的定价。但是,你们会从本书中看到,我们远远不像传统经济学理论所假定的那么理性。不仅如此,我们这些非理性行为并非无规律、无意识,而是成系统的。 第一章 相对论的真相: 为什么我们喜欢比较和攀比? 为什么同类电视机中,价格居中的卖的最好? 为什么人们不愿意点最贵的菜而喜欢点价格稍低的? 什么是买方的“诱饵”? 蜜月旅行是选巴黎、罗马,还是“没有免费早餐的罗马”? 为什么引进了价格更高的面包机,原来滞销的面包机反而卖火了? 如果希望在交友晚会上吸引更多的约会对象,你该怎么办? 如果公司的工资数据库被公开了,后果会怎样? 欢迎订阅《经济学人》杂志 情况1 单订电子版:59美元 单订印刷版:125美元 合订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美元 情况2 单订电子版:59美元 合订印刷版加电子版套餐:125美元 16人 0人 84人 68人 32人 讨论: 如何打破相对论的怪圈? 圈子画小些 第二章 供求关系的失衡: 为什么珍珠无价? 一文不名的黑珍珠怎样被捧成了稀世珍宝? 星巴克咖啡为什么会成功? 请人听你蹩脚的朗诵要付多少钱? 汽油价格翻番会影响需求吗? “幼鹅效应”与“锚定” 实验:社保号后两位与出价 给你多少钱你才愿意去忍受噪音的折磨? “羊群效应”与星巴克咖啡 第三章 免费的代价: 为什么赠品反而让我们花费更多? 免费为什么如此诱人? 为什么人们疯抢自己并不需要但却免费的东西? 打折的高档巧克力和免费的普通巧克力,你选哪一个? 亚马逊书店的“购书超过30元免配送费”的业务是怎样促进销售的? 买本田车还是买三年免费换机油的奥迪车? 顾客盈门、增加销售额的秘密何在? “零”的历史与传奇 免费的东西让人感觉好,这不是什么秘密。原来“零”不仅仅是一种特别的价格表示法,它还能唤起强烈的情绪——成为一个非理性的来源。如果某商品从5元打折到2元,你会买吗?有可能。如果从5元促销为免费呢,你会不会争着伸手去拿?肯定会! 免费有可能给我们带来麻烦:我们原来压根儿不想买的东西一旦免费了,就变得难以置信地吸引人。例如你有没有排在长长的队伍里(可真够长的了),等啊等啊,只是为了一份免费的冰激凌甜筒?商店“买二送一”,你有没有为了那个“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