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支气管肺炎诊疗规范
一、概述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
炎,2 岁以内儿童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室内居住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致病微生物增多,易发生肺炎。此外有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以及病等并存症及低出生体重儿、免疫缺陷者均易发生本病。
【病因】
最常为细菌和病毒,也可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发达国家小儿肺炎病原以病毒为主,
主要有RSV、ADV、流感及副流感病毒等;发展中国家则以细菌为主。细菌感染仍以肺炎链球
菌多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流感嗜血杆菌有增加趋势。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分类】
无统一分类,目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1.病理分类 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和间质性肺炎。
2.病因分类
(1)病毒性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首位,其次为腺病毒(ADV)3、7、11、
21 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3 型,巨细胞病毒和肠道病毒等。
(2)细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
军团菌等。
(3)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所致。
(4)衣原体肺炎:由沙眼衣原体(CT)、肺炎衣原体(CP)和鹦鹉热衣原体引起,以CT
和CPu多见。
(5)原虫性肺炎:卡氏肺囊虫(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免疫缺陷病患者为易感人群。
(6)真菌性肺炎:由白色念珠菌、肺曲菌、组织胞浆菌、毛霉菌、球孢子菌等引起的肺
炎,多见于免疫缺陷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7)非感染病因引起的肺炎:如吸入性肺炎、坠积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过敏
性肺炎)等。
3.病程分类 ①急性肺炎:病程1 个月;②迁延性肺炎:病程1~3 个月;③慢性肺炎:
病程3 个月。
4.病情分类 ①轻症: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仅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②重症:
除呼吸系统外,其他系统亦受累,出现其他系统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危及生命。
5.临床表现典型与否分类 ①典型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肺
炎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肺炎;②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性肺炎等。2002 年冬季和2003 年春季在我国发生一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为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引起,以肺间质病变为主,传染性强,病死率较高;儿童患者临床表现较成人轻,病死率亦较低。还有近年来发生的禽流感病毒所致的肺炎。
6.发生肺炎的地区进行分类 ①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
指无明显免疫抑制的患儿在院外或住院48 小时内发生的肺炎;②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指住院48 小时后发生的肺炎。
【病理】
病理变化以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肺泡内充满渗出物,经肺泡壁通道(kohn
孔)向周围组织蔓延,呈点片状炎症灶。若病变融合成片,可累及多个肺小叶或更广泛。当小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时,可导致管腔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肺气肿或肺不张。
不同的病原造成的肺炎病理改变亦有不同:细菌性肺炎以肺实质受累为主;而病毒性肺炎
则以间质受累为主,亦可累及肺泡。临床上支气管肺炎与间质性肺炎常同时并存。
【病理生理】
主要变化是由于支气管、肺泡炎症引起通气和换气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从而
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图12-1)。
1.呼吸功能不全 由于通气和换气障碍,氧进入肺泡以及氧自肺泡弥散至血液和二氧化碳
排出均发生障碍,血液含氧量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降低,致低氧血症;血CO2浓度升高。当SaO285%,还原血红蛋白50 g/L时,则出现发绀。肺的早期,仅有缺氧,无明显CO2潴留。为代偿缺氧,呼吸和心率加快以增加每分钟通气量和改善通气血流比。随着病情的进展,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在缺氧的基础上出现CO2潴留,此时PaO2和SaO2下降,PaCO2升高,当PaO250 mmHg(6.67 kPa)和(或)PaCO250 mmHg(6.67kPa)时即为呼吸衰竭。为增加呼吸深度,以吸进更多的氧,呼吸辅助肌也参加活动,因而出现鼻翼扇动和三凹征。
2.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严重缺氧时,体内需氧代谢发生障碍,无氧酵解增加,酸
性代谢产物增加,加上高热、进食少、脂肪分解等因素,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