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读-徐洪兴.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总 序   总 序    吴晓明 , “ ”, 阅读并研习经典 亦即与经典作品的持续 对话 是人文学术的真正基    。 , 础 人文学术的基本样式与其他学科不同 它只是在很小的程度上构成所谓 “ ” ; , 规范的 或现成的知识体系 就其实质而言 它是一种唯有在多重的对话中 “ ”。 , 方能保持其生机的 思想奠基活动 这意味着 作为某种先行的思想奠基活 , 动 人文学术及其成果毋宁应当被更恰当地理解为诸知识体系孕育其中并植 根其上的思想 定向和精神 根据。 , 。 ——— 对于哲学学术来说 情形尤其如此 因为哲学在根本上就是 并且完 ———“ ”。 , 全就是 思想的事情 而此种思想之事的大端之一 便是为既与的规范 知识筹划并准备必要的思想前提和经验法则———规定其活动的领域并为其 。 : 活动制定基本方向 此间的差别可以较为便捷地提示哲学学术的独特性 , , 。 真正说来 那构成既与知识体系之思想前提的东西 本身不是现成的知识 , : 事实上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观察到这样的情形 既与的知识体系仿佛 是展开在一个平面上, ; 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逐步地扩张至整个领域 而思 , 想的事情则仿佛是在垂直于平面的纵向上活动 你往往只有通过占据不同高 。 , 度的上升运动才能不断地扩展自己的视野 大体说来 这就意味着哲学与知 性科学在学科性质上的一种差别。 。 正是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决定了哲学研习的基本方式 它只是在极其有 “ ” “ ” , 限的范围内才能依赖于 教程 或 教科书 之类的形式体系 而由此让渡出来 的巨大区域正应当为经典的研习所占据, 并成为研习者与之积极对话的广阔 001      《 》 孟子 精读 。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