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常规中的“非常规”发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脑脊液常规中的“非常规”发现 作者:山西大医院检验科于培霞 本文承蒙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许绍强主任审稿,致谢! 某日临检值班,我接到一份脊液常规检测标本,标本外观呈无色、清晰透明,但计数后发现细胞数竟然还不少。带着疑惑,我多看了几眼细胞计数池内经冰醋酸预处理的脑脊液标本,发现有些细胞隐约可见细胞核,感觉像单核细胞,但又有说不出的奇怪感觉。确定是单核细胞吗?我疑虑丛生hellip;hellip;不会是新型隐球菌吧?脑子里突然蹦出这样一个念头。 之前,我从来没有从临检角度发现新型隐球菌的经验,也没有在高倍镜下观察过未经墨汁染色的新型隐球菌形态。好吧,上墨汁染色看看。结果令人兴奋,每个视野都能找到很漂亮的有透亮荚膜的细胞,大小不一,应该就是新型隐球菌了。是真的吗?我还是有点忐忑,于是马上调阅了该病人的历史检查报告。原来微生物组前一天就报告了发现新型隐球菌。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确定之前镜下看的就是新型隐球菌。 事情到此并不能结束。由于脑脊液常规检测细胞计数并不要求染色等特殊处理,那么在未染色的情况下,镜下的新型隐球菌到底是什么形态,如何与红白细胞鉴别,从而排除对细胞计数的干扰呢?这是我重点关注的问题!于是我又重新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该菌大小不一,有的比白细胞略大,有的比白细胞略小,多呈圆形,有的像葫芦样(出芽),边看边微调显微镜,能感觉得到胞体边界光滑、完整、清晰,边缘有明显的厚实感,胞体感觉是透亮的,可见一个或多个小内容物,折光性强,部分内容物也可见出芽现象。而白细胞镜下没有透亮感,边缘没有厚实感;红细胞无内容物,可见双凹圆盘状,边缘厚实感不强,经酸化后会溶解,而隐球菌耐酸不溶解,结构完整。 从这例脑脊液常规中的ldquo;非常规rdquo;发现,我们应该认识到:检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未经染色的情况下,新型隐球菌和红白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区别,遇到疑似细胞则需要行墨汁负染进行验证或排除,必要时跟临床进行沟通,有时能比微生物更早一些给临床诊断性的提示。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