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明确考纲】
1、识记 知道洋务派的口号、代表人物(八上P28-30); 知道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八上P28-30);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八上P36-38); 知道武昌起义(八上P37-38); 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八上P40-42)。
2、理解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八上P32-34)。
3、运用 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八上P30);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八上P38)。
【梳理知识】
一、洋务运动(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2、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3、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4、代表:中央为奕;地方为曾国蕃、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6、特点:通过从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7、主要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曾国蕃、李鸿章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八上P28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机器房 福州船政局 汉阳铁厂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八上P29
(3)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八上P29
(4)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八上P29
8、结果:失败。失败的标志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失败的原因:
(1)主观原因:洋务派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2)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
10、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八上P30
(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评价:
A、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B、积极性(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开始的标志)。
二、戊戌变法(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2、领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等
3、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1)1895年春,“公车上书”请求变法——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标志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创办报刊,宣传变法:《万国公报》——《中外纪闻》
(3)成立强学会——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八上P32-33
3、特点:通过改革从政治方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制)来发展资本主义和摆脱民族危机。
4、实施:百日维新 八上P33
(1)起止时间:1898年6月到9月。
(2)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①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议政)
②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最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化思想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
④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军事力量)
(3)结果: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壮烈牺牲。)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时务报
5、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性质: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影响:
①积极性:戊戌变法引进西学理论,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启发人们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因而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局限性:它没有实现救图存的愿望,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6、失败的原因:
A、主观原因:因为在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不敢发动人民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帝。
B、客观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镇压维新变法运动。
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与中山装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八上P36-37
孙中山与中山装
(1)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民报(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九、战争与和平.docx
-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六、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docx
-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七、对外交往.docx
-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三、近代化的起步.docx
-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十、上海世博会.docx
-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十二 台湾问题.docx
-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十四 中外著名改革.docx
-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十一 中美关系、中日关系.docx
-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四、解放战争.docx
- 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五、建国70周年.docx
-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讲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六七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doc
-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讲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oc
-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讲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
-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讲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doc
-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讲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doc
-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讲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doc
-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讲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
-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讲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doc
-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讲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doc
- 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基础知识梳理讲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