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作业安全告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高海拔缺氧地区作业安全告知 一、新疆高海拔地区概述 新疆四周高山环绕,北有阿尔泰山,南有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南有塔里木盆地,北有准葛尔盆地,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山地和平原高差悬殊,有高于7000米以上的高峰十座。 (一)阿尔金山 阿尔金山地处于新疆东南部与青海和甘肃的交界地带,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天然界线。西起且末县车尔臣河上游,东至挡金山口,全长720余公里,南北最宽处100余公里。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6000米以上。阿尔金山是我国比较干旱的地区之一,具典型温带大陆性荒漠或半干旱荒漠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量在69~73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低于零度。 阿尔金山植被与土壤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带。自下而上为山地荒漠带,以山地荒漠为主,植被稀少,在深沟底部有柳、红柳、沙枣、苦杨、柏枝、锦鸡儿等植物;山地草原带,以山地漂钙土为主,植物主要为针茅;高山寒漠带,生长的植物主要为赫定棘、矾松和包氏棘豆。总体植被稀少,种数单调,没有森林,土地瘠薄。 (二)昆仑山 昆仑山在克里雅河以西,总体走向为北西20°~40°,在克里雅河以东转为北东70°~80°,在库木库里以南又转向西北。昆仑山总体海拔在5000~6000米之间,许多山峰海拔在7000米以上。公格尔峰7719米,幕士塔格峰7546米,公格尔久别峰7595米,乔戈里峰8611米,木孜塔格峰7723米。西昆仑自北向南平行排列了三条山脉,依次为提斯拉夫山与昆仑山、公格尔山与塔赫塔昆山,窟雷科尔山与格什库尔山。东昆仑山由三条平行排列的山脉和山间盆地组成。北支为托库孜达坂山和祁曼塔格山,中支为阿尔格山,两山之间为库木库里盆地。 昆仑山的现代雪线很高,西昆仑山北坡雪线高度4700~4900米,南坡5000~5200米,山谷冰川发育,一般长15公里,有些冰川长达20公里以上。北坡现代冰川下限4700~3900米,南坡下限在5000米左右。昆仑山区现代积雪面积和现代冰川面积不大,下限较高。古冰川遗迹很多,冰川槽谷极为发育,有些冰川槽谷长达100公里,下限3300米左右。 昆仑山具有大陆性高山气候特征。据最新记录,5500米高度以上,一月份平均气温-20.4℃,七月份为-20℃,没有季节之分。降水量在31.3~76.6毫米之间。 发源于昆仑山的河流大多数向北注入塔里木盆地。叶尔羌河、玉龙喀什河、喀拉卡什河三条河流的水文资料表明,冰雪融水占年总经流量的57.6%,这种河水补给特征,使昆仑山地区各河流的洪水期和枯水期比较稳定,6~9月为洪水期,11月~次年5月为枯水期。 昆仑山北坡海拔2200~4000米之间为山地荒漠带,以山地荒漠土为主,主要植物为合头草。在3000~3600米的阴坡可见小块雪岭云衫林,伴生少量天山花秋山柳、野蔷薇、忍冬等灌木。大致同等高度的阳坡仅有岌岌草、铁线莲。在3700米以上有禾本科植物沙生针茅、狐茅等。在4000~5000米的山坡上以高山垫状植物和高山稀疏植被为主,由山刺矾松、赫定矾松、棘豆、矮棱草等组成,较高地段有苔藓和篙属植物。在4000~4500米的山谷中为垫状伏若黎、针茅、早熟禾、篙草、苔草等高山盐生草甸。和田以南及东昆仑大九坝一带有小片高山草原,可见矮小禾草和小篙。 二、危险征兆 初入高海拔地区,会出现缺氧状况或高原反应,胸闷、气短、恶心、乏力,感觉迟钝、出现幻觉,血液中含氧量降低,全身组织缺氧,运动能力下降,疲倦乏力,静止休息觉得呼吸困难,头痛、胸闷、心慌、干咳,神情恍惚,萎靡不振,疲倦乏力,行为协调能力下降,会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反应迟钝,智力降低。 三、预防措施 (一)出队前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体检,凡有明显心、肺、脑、肝、肾等疾病,严重贫血、甲亢、高血压病和视网膜疾病患者,严禁进入高原地区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工作。 (二)初入高原,应当避免剧烈活动,要逐级上升,阶梯适应,途中应当分段停留(海拔3000米以上,每升高1000米,须休息1-3天)。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以减轻心肺负担,少洗澡以避免受凉感冒和消耗体力。应安排身体条件好且高原反应小的人员进行晚上定期巡查,以防部分人员适应能力差的人出现意外情况。 (三)配备氧气袋(氧气瓶)、日常医药品及预防治疗高原反应的药品,每天应足量饮水,不得少于3.5升,坚持多次、少饮的原则,水中可配红糖、维生素、板蓝根等。 (四)切实加强劳动保护,按规定配置劳动保护用品。低温条件下作业,注意个体防护,应穿戴保暖、防水性能较好的服装、鞋帽、手套,当气温低于-30℃时应采取防冻措施或停止作业。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如遇感冒应及时下山医治。 (五)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限定人员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禁止喝酒,尽量少抽或者不抽烟,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应避免劳累、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