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糖尿病肾病患者相关蛋白质的检测及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TRF)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将86例糖尿病患者依据其尿蛋白定性试验分为尿蛋白阳性和阴性组,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量上述4种尿微量蛋白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的MA、IgG、TRF和RB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的这4种尿微量蛋白水平又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检测这4种尿微量蛋白量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尿微量蛋白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一种常见并发症,DM患者中约有25%~40%将来会发展成DN[1]。目前临床常用的肾功能监测指标:血肌酐、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均是肾功能损害的晚期指标,故临床的诊断经常滞后。若能找到早期诊断指标,做到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则DN的预后将得到改善。我们通过对86例Ⅱ型DM患者和43例健康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TRF)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量的比较,探讨这4项指标在DN的早期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我院2005年1月到2006年10月期间治疗的Ⅱ型DM患者86例,男45例,女41例,平均年龄(50.2±9.1)岁,均依据WHO1998年的诊断标准诊断。病史5~10a不等,其中41例经组织病理学有肾组织损伤确诊DN,均排除肿瘤、外伤等原因所致的肾脏损伤,依据尿蛋白定性分成尿蛋白阳性组(n=45)和尿蛋白阴性组(n=41),所有患者均排除肿瘤外伤等原因所致的肾脏损害。同时选取本院健康体检人群43例作对照,对照组中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49.3±8.3)岁。3组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同时测定分析MA、IgG、TRF、RBP等项目。
1.2方法
留取实验对象晨尿,离心取上清液,在桂林华通MA4200尿液化学分析仪上做尿蛋白定性后,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量四种尿微量蛋白。使用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标准液和质控物,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
2结果
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的MA、IgG、TRF和RB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糖尿病尿蛋白阳性组的这4种尿微量蛋白水平又明显高于尿蛋白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lt;0.01),详见表1。表13组尿蛋白检测结果组间两两比较均Plt;0.01。
3讨论
DM是一种慢性高血糖症,因此糖代谢紊乱可以导致DN发生。诊断DN一般通过尿蛋白、肾功能或肾组织或肾组织病理学等检查。尿蛋白以MA为最佳指标,由肾血液动力学和肾小球基底膜的选择渗透功能共同决定了MA的排泄[2]。MA占血浆总蛋白量的60%,分子量为69kb,是一种带有负电荷的大分子蛋白,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膜孔直径为5.5nm。尿白蛋白半径为3.6nm,正常状态下MA很难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只有极少量的白蛋白可以通过尿液排除到体外。任何能够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的病变,均可导致MA的排出,使得MA在尿中的排泄增加。有资料显示,MA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密切,其病程越长,MA阳性率越高[3]。MA测定是DM患者判断早期肾脏病变的一项重要指标,已越来越多地用做肾组织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也有许多研究认为微量白蛋白尿是目前优选的早期诊断指标[4],也是目前临床上通过检测患者尿中微量蛋白作为协助诊断肾组织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5]。现一般以20~200μg/min确定为微量白蛋白尿,由于其中存在25%~40%生理性变异性,临床上以6个月内连续尿检有3次尿蛋白排出量在20~200μg/min(30~300mg/24h),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的原因,如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运动、原发性高血压、酮症酸中毒等,即诊断为DN。本组86例DM中有41例经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存在肾小上管和(或)肾小球损伤(硬化)。结果显示,尿蛋白阴性组和尿蛋白阳性组的M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DM患者已经出现早期肾损害。
IgG是血清中含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分子量为160kb,趋向电中性,肾小球滤过膜孔径的筛网选择性屏障对IgG起阻留作用,滤过膜受损和孔径变大时,IgG滤出增多,尿中IgG含量升高。本结果显示,尿蛋白定性阴性的DM患者尿液IgG即增高,说明IgG是肾小球滤过膜筛网选择性屏障损伤的标志,也是估计肾小球受损程度的蛋白。本组资料中尿蛋白阴性组和尿蛋白阳性组的I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