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项目名称:苏仙区桥口镇清江村村庄规划
委托单位:郴州市规划局苏仙分局
编制单位:郴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证书编号:城乡规划甲级 [建]城规编第(141192)号
市政(道路)、建筑工程甲级 A143000670
工程咨询甲级 湘咨 风景园林、市政(给排水、桥梁)乙级 A243000677
旅游规划乙级 旅规乙26-2011
院 长:曹诗国 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总 工:傅立德 高级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所 长:谢林卫 二所所长 、国家注册规划师
规划总工:刘启生 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校 对:邓晓琴 城市规划师
项目负责:李 威 城市规划师
项目参与:邓亿龙 城市规划师
罗 凯 助理规划师
目 录
TOC \o 1-1 \h \u HYPERLINK \l _Toc13086 一、概况 PAGEREF _Toc13086 1
HYPERLINK \l _Toc3244 二、规划依据 PAGEREF _Toc3244 1
HYPERLINK \l _Toc22530 三、规划原则 PAGEREF _Toc22530 1
HYPERLINK \l _Toc21486 四、指导思想 PAGEREF _Toc21486 1
HYPERLINK \l _Toc21650 五、规划布局 PAGEREF _Toc21650 1
一、概况
清江村位于桥口镇中部,处翠江河畔,东与幸福村隔江相望,西与雅江村相邻,南与桥口镇镇区隔江相对,北与小禾塘村交界。已改造完成的旅游战备公路从村内穿过,交通较为便利。南距郴州市中心城区21km,东距资兴市城区10km。清江村辖4个村民小组,共240户,人口980人,总面积约为5.0k㎡,有耕地面积1300多亩,旱地800多亩,有林地面积170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75%。村民以种植花卉、苗木和草坪,目前苗木种植达1000多亩。
本规划用地为清江村同心组、合力组、关塘组、大垅里组村民集体建房用地,分四个居民点进行规划布局。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规[2005]146号);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
5、《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6、《湖南省村镇规划管理暂行办法》(湘政办发[2012]80号);
7、《湖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布局规划(暂行)》(湘建规[2007]404号);
8、《湖南省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湘建规[2012]300号);
9、《湖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10、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11、湖南省建设厅关于村庄整治的指导意见;
12、《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13、《桥口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4、《郴州市苏仙区桥口镇总体规划(2013-2030)》;
15、其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三、规划原则
1.合理布局,充分尊重地形地貌、创造文明、安全、卫生、方便、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2.保护环境、防止灾害。
3.以人为本、改善环境。
4.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
5.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精心设计绿地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四、指导思想
1.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把景观融入规划总体布局,让居民充分享受优美的环境。
2.住宅规划布局采取行列式布局,有利于节地、采光及通风,同时,方便组织区内交通。
3.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的原则。采用适合于村民生活的规划布局模式,为村民提供安全、优美、舒适的理想居住场所。
4.综合考虑地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