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上卷_冯国超.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前言 从绵亘万里的雄伟长城到金碧辉煌的巍峨故宫,从古 朴雄美的商周青铜器到色彩缤纷的明清陶瓷,从群星闪烁的 诸子百家到影响深远的宋明理学,从《国风》、《离骚》的天 才吟唱到博大深邃的《红楼梦》,从候风地动仪到四大发 明……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可谓博大精深,流光溢 彩,每个中华儿女无不为拥有这份丰厚而珍贵的遗产感到无 比的自豪。 中华文明是我们民族过去所有的财富的总和,是一代 又一代中华先民智慧的沉淀,其与我们的重要性犹如大海之 与游鱼。文明是我们灵魂的生发与归依,是我们内在生命的 本源和精神的活动场所,它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 的良知,激发着我们的创造力,承载着我们精神活动的一切 成果。同时,文明又是我们生命真实个体的存在方式,它包 涵着我们外在的生存环境,记录着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 结果,又是我们衣食住行等生存形式的具体体现。 中华文明是现实中国的物质与精神母体,并孕育着我 们民族的未来。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 我国扩大开放并日益融入全球的今天,保持我们民族鲜明文 化性格才能真正受到世界的尊重;只有根植于如此深厚的土 壤里,我们的民族才能根深叶茂。中华文明曾哺育一代又一 代的伟人巨匠、英雄豪杰,新一代中国人更需要从中华文明 中/ 华/ 文/ 明/ 史 THE CIVILIZATION HISTORY OF CHINA 中吸取营养,提高人文素质,借鉴前人的智慧,结合现代观 念创造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 传承文明即是在延续我们民族的灵魂。目前,系统梳理 和阐发中华文明中的精华,传播和普及中华文明史的有关知 识已显得十分必要了。因此,光明日报出版社抽调精干人员, 与社科院专家反复研究,精心编撰了这套光明版《中华文明 史》。本书选择了思想文化、文学、宗教、汉字、建筑、科技、 绘画、雕塑、书法篆刻、服饰、工艺美术、音乐和舞蹈、体 育与博艺、戏剧与曲艺、饮食文化、民俗十六个方面,系统 完整地展示中华文明的广阔外延,同时全方位多视角深入开 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全面立体展示。 我们编辑此书的思路是以文为枝干,以图片为绿叶繁 花,让文因图而丰满,图因文而贯通。图文并茂,构造出一 部血肉丰满、鲜活生动的中华文明史。因此行文力求精炼简 白,系统、生动地勾勒出中华文明史每个侧面的发展历程。配 图则要求丰富多彩,注重让事实说话,让实物作证,选取大 量图片,把绚丽斑斓的中华文明用多元的视像元素鲜活再现。 图片的选择则本着用历史文物、绘画、复原图等相结合的全 文化手法,以全新的视角全面展示各个文明要素。 目 录 思想文化 文学 一、圣哲时代 一、先秦文学 1. 1.老聃开显玄妙之道 14 2. 2.孔丘倡导“圣王”之治 16 3.墨子“兼爱”天下 18 二、百家争鸣 二、秦汉时期的文学 1.生命的超越20 2.儒法之争23 3.先秦思想的总结者——荀子 25 三、异端与正统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6 2.魏晋玄风28 3.思想的撞击30 四、“道统”的延续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