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钱荒成因再探.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年3月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Mar.,2008 V01.35 第35卷第2期 JournalofHubei andSocialScience) No.2 University(Philosophy 宋代“钱荒”成因再探 葛金芳,常征江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摘要】按照学界关于钱荒成因的传统看法。导致宋代钱荒的根本原因是商品交换规模扩大和细碎性贱金 属货币的支付能力有限这样一个矛盾。如果这一判断成立。则钱荒将主要表现在长途贩运性大额贸易之中;然而历 史实际表明,宋代长途贩运可以使用交子、钱引、钞引、银锭等支付手段,钱荒主要还是表现在基层市场的细碎性贸 易中。至于铜钱向官府集中,同时在民间(富豪)沉淀,又往海外流失,则是导致钱荒的直接原因。然而,宋代铜钱的 钱面值(名义价值)小于其币材值(实际价值),导致铜钱不断退出流通领域,乃是造成上述状况的深层原因。而两宋 政府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钱禁”和“铜禁”法令则加剧了钱荒和铜荒的程度。中唐以降愈演愈烈的钱荒问题,要到明 中叶以白银为主币的贵金属货币体系取代此前以铜钱为主币的贱金属货币体系时方才得以解决。 [关键词】宋代;钱荒;钱面值;币材值 【中图分类号】K2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08)02—0046—07 一、问题的提出 791-.劬6。在 上世纪90年代末,我写过一本《中国经济通史(第五卷)》,其中谈到宋代钱荒的诸般成因【11 该书中,我认同刘森、乔幼梅等先生的看法,认为“宋代钱荒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高涨,交换规模扩大 与细碎性金属货币支付能力有限这样一个矛盾”阁。但同时认为宋朝所铸铜钱持续流向辽、夏、金辖区,并 大量流向海外;民间销钱铸器以谋利现象的屡禁不绝;大量铜钱积贮于官府(含中央和地方政府)与私家 地主、商人,也是钱荒的重要成因。根据袁一堂、高聪明等先生的研究,宋代货币流通体制是一种垄断性 的货币投放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铜钱不断向官府集中,则加剧了民间钱荒的程度[Sl。高聪明认为,宋代 “钱荒”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内在矛盾,即商品经济一定程度的发达与商品生产不发达这一 矛盾:货币只是单纯的财富象征,没有以生产资本的形式进入生产领域,因此不断被作为一般财富贮藏, 而退出流通领域。[41撕汪圣铎则认为钱荒是“封建国家财政收支促成的钱币大循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 题造成的”嘲撕。这些研究极富教益,深化了学界认识。这些成果均被采人拙著,这代表我当时的认识水 平。 近年来我在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唐宋之际的经济变迁与政策转轨》之过程中j广泛研读学 界新成果,在深受学界诸贤启迪的同时,不免又产生了新的疑惑。如我原先认为,贱金属铜币可以满足当 时细碎性日常贸易的需要,但无法满足规模日益扩大的中长途贸易的需要。然而宋代历史实际表明,长 途贩运性贸易可以使用交子、钱引等纸币,还有银锭和钞引等有价证券,“钱荒”主要还是体现在日常细 碎性贸易中,这该如何解释?又如,袁一堂在考察北宋钱荒时认为,铜钱币值高于币价,亦即铜钱的币面 值低于币材值161。汪圣铎亦指出,宋代“铜钱的实际购买力即市场价格,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5l狮。但高聪 明却认为上述判断“难以使人信服”【4】猫。究竟何是何非,殊难一概而论。我在研读史料的过程中,不免稍 加留心,并将宋钱的币值问题与宋代的钱荒问题联系起来加以理解,故以“再探”为名,撰成此文,以俟学 界同好教正。 二、分析宋代“钱荒”现象的两个前提性认识 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是商品经济正常运行的润滑剂。诚如高聪明先生所说,“钱荒”问题确 是我国传统社会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