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諦》9 (2005, 7 ),頁 153-186
王陽明「拔本塞源論」之詮釋
──文明的批判與理想
∗
蘇子敬
摘 要
王陽明之學為中國哲學之一高峰,世稱「王學」,為孔孟而後,
足與朱子學並立、與釋道相抗衡的儒家代表性學派。然現今學者大都
關注陽明之道德形上學,較少注意及其社會文化論,殊為可惜。「拔
本塞源論」即陽明暢論人類文明病根及理想社會,以提振良知、拔乎
流俗之絕作,頗有助於省察現代文明及教育之盲點而救時弊。本文即
就該文試作一徹底的解讀。先論述其宗旨;次扣緊原文細加詮釋,抉
發其蘊涵,呈顯其社會理想與文明批判,引申其現代意義,尤其是社
會制度與教育措施方面;再則省察其義理基礎及實現的可能性,反復
提問辯證而却疑;末了歸結其要義而提點之,以為現時代之參考。
關鍵詞:王陽明、拔本塞源論、答顧東橋書、仁、萬物一體、致良知、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內聖外王、異業而同道、文明批判、
全人教育
【收稿】2005/3/21 ;【接受刊登】2005/6/27
∗ 嘉義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154 《揭諦》第九期2005 年7 月
王陽明「拔本塞源論」之詮釋
──文明的批判與理想
蘇子敬
壹、前言
王陽明之學為中國哲學之一高峰,亦人類文明史上難得一見的成
就,世稱「王學」,為孔孟而後,足與朱子學並立、與釋道相抗衡的儒
家代表性學派。此學者所悉,無須贅言。然現今學者大都關注陽明之道
德形上學,較少注意及其社會文化論,殊為可惜。
1
「拔本塞源論」即陽明暢論人類文明病根及理想社會,以提振良
知、拔乎流俗,之一震古鑠今的大著作。其題意略指「“拔除對真正聖
人良知仁學之教的惑亂背棄所從生的根本,而塞斷導致歧出沉淪的源
1 見於陽明〈答顧東橋書〉之結尾,收入《傳習錄‧卷中》。參陳榮捷:《王陽明傳習
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1983、12初版,1998、2修訂版三刷),頁194-198;
徐階序‧謝廷傑編:《王文成公全書‧卷二傳習錄中》(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隆慶刊
本,收在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總編號084,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4、6台三版),
頁99-102。以下簡稱陳榮捷先生該書為《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提及之傳習錄條
次亦依該版本,而引文時校以上述四部叢刊本《王文成公全書》(當有異文時特別標
列),以下並簡稱之為《王文成公全書》。又:據〈年譜〉(《王文成公全書‧卷三十四》,
頁963-967),〈答顧東橋書〉寫於明嘉靖四年(1525)九月,時陽明晚年居越,齡54,
九月歸餘姚省墓。顧東橋之來書於陽明思想逐條質疑,批判甚力,而陽明亦不憚其煩
逐條答辯,最後拈出「拔本塞源之論」以徹破迷失。此論,明‧陳龍正曾單獨選出刻
行,標明為「拔本塞源論」,真是慧眼,並見心同理同也。
王陽明「拔本塞源論」之詮釋155
2
頭”之徹底論述」 。文短氣弘,致意深切而理境廣遠,拔卓乎直探人
2 「拔本塞源」一語,原出自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6左傳》,
台北:藝文印書館印行,民71年8月9版,頁779),意指我周之存,對於伯父(晉公)
有益如木水之有本源……則晉率陰戎伐周邑(潁)如拔去木之根本、阻塞水之源頭等
不智惡行。是則「拔本塞源」一語原是對木之本、水之源等本源基礎之徹底毀壞的負
面用法。今若依此原始用法,而將「拔本塞源論」中之「本」、「源」指涉「聖人良知
仁學之教」,則「拔本塞源論」之意乃略指「徹底析論出拔塞此作為價值理想本源之仁
學聖教的要素(如向外追逐而流於辭章功利、濟私溺欲),而深斥其拔本塞源也」。如
此解題,衡諸陽明「拔本塞源論」之文看似有據(如:「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術昌。
孔孟既沒,聖學晦而邪說橫。教者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