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20 宋明理學
宋明理學 PAGE \* MERGEFORMAT 19
宋明理學
教學目標
兩漢儒學確立了儒家的道德理論,宋明儒學則是為儒家的形上理論與認識理論打下了厚實的根基。本課程即以介紹與評議宋明儒學為主軸,上學期側重於論述宋代儒學,下學期則側重於論述明清儒學與宋明儒學的現代價值,以期使同學不僅能明瞭宋明儒學的建構,更能省思宋明儒學對於今日台灣社會所能提供的助益。
教學進度
宋明理學概論;宋代諸子哲學。
教學方法
課堂講授;議題討論;教學遊戲;分組報告與討論;書面報告。
成績考核與相關規定
▲平時成績(出席率與平時作業)佔20 %?
若有三次缺席(請假兩次,等同缺席一次,皆以書面資料為憑)紀錄,學期總成績即予不及格;若為全勤(有遲交紀錄者除外),學期總成績加5分。
▲團體成績(小組報告與提問)佔40 %?
報告主題:
【1】周敦頤的道學
【2】邵雍的數學
【3】張載的氣學
【4】二程的理學
【5】朱熹的理學
【6】事功學派
每週二組,各組務請準時出席;未於報告當周出席或未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而遭小組議決除名之組員,無期中成績。
報告內容須包含:1/學者思想簡介(請摘要說明該學者的哲學思想);2/議題討論(請舉出兩則發生於台灣社會中的新聞案例,再分別依該學者的觀點來做解析與解決,然後再依小組共識來說明你們對新聞案例與學者觀點的看法)。
各組報告(須含簡報,請預借系上的投影機與筆記型電腦)30分鐘,現場問答20分鐘。
報告的形式與內容,請兼具深度與創意,並請勿照本宣科。
報告後,請務必繳交一份完整的書面報告(含報告內容,工作分配表與組員之個別心得分享)給老師,以資參考。
評分標準:論述的深度,形式的創意,答辯的反應。
▲個別成績(書面報告)佔40 %
請以「儒、釋、道三家之人生觀」為題,來撰寫一份書面報告。
報告內容須包含:1/思想簡介(請分別說明儒、釋、道三家的人生觀);2/思想評論(請分別就儒、釋、道三家的人生觀做逐一的評論);3/心得感想(請寫出你個人的人生觀)。
【* 請務必註明引文出處與參考書目,切勿抄襲或複製他人文章!】
請至遲於最後一次上課的課堂內繳交打字稿(字數須在3000字以上,不收電子檔與手寫稿),逾時不候。
教學網站:「海歆工作室」(/ai1927)
參考書目:請參考「海歆工作室」內之「涵泳書海」的「宋明理學」。
課堂注意事項:
請務必帶著你的腦袋和筆準時出席,因為我希望和你的心靈相遇!
凡有卓越表現者,必有卓越的成績!
宋明理學的前緣
宋明理學的出現,實有其歷史脈絡可循。因此,在介紹宋明理學之前,讓我們先做一番歷史軌跡的巡禮。
斷代分期
主流學說
先秦(子學)時期
儒、墨、道、法
兩漢(經學)時期
儒家
魏晉(玄學)時期
道家
隋唐(佛學)時期
佛教
宋明(理學)時期
儒家
中國哲學始自以“諸子百家之學的並起”為主要思潮的「先秦子學時期」:在此時期,傳承周文的儒學雖為顯學,卻因力倡仁義道德而不重富強實功,故未能受到君王的重視與採用。
其後進入以“儒家經學的今古文之爭”為主要思潮的「兩漢經學時期」:在此時期,傳承儒學的經學雖已受到君王的重視而躍升為官學,形成獨尊之局,但是仍因其未能有效的遏止政治的腐化而趨式微。
其後進入以“復興黃老道家之學”為主要思潮的「魏晉玄學時期」:在此時期,傳承儒學的經學雖仍為官學,卻因其未能提供人心一個不受現實亂象所干擾的自由空間,而未能受到知識份子的重視。
其後進入以“建立中國本土佛學”為主要思潮的「隋唐佛學時期」:在此時期,傳承儒學的經學雖仍為官學,卻也同樣因其未能提供人心一個不受現實亂象所箝制的自由空間,而未能受到知識份子的重視。
直到進入以“復興先秦儒學”為主要思潮的「宋明理學時期」,因著知識份子重新體認現實亂象必須經由強化個人的道德修養來加以整治,儒學才又重新受到知識份子的重視。
宋明理學的形成
隋唐時期,儒學僵化,佛道並盛。唐代中後期,韓愈與李翱等人力圖復興儒學,強調治世當以“儒家的道統”為宗,主張“回歸孔孟的道德心性之學”。
歷經五代十國的戰亂衝擊,宋初的知識份子即欲重建社會秩序與行為規範,遂有孫復、胡瑗與石介等人起而排斥佛、道二教,力主復興先秦儒家的道德仁義之學,由此而開啟了先秦儒學於宋代復興的先河。
佛教以「空」(真如)為萬物的本體,追求個人心靈的空淨;道教以「無」(道)為萬物的根源,追求個人的長生不死。兩者都側重在個人身心的安頓,故與以「有」為萬物之本體與根源,提倡“入世”思想,主張“修己以安人”的儒家不合。宋明儒者為使學理足以駁斥佛、道兩教之論,便重建儒家道德理論的形上基礎,從而使儒家道德學說的系統性整體結構因之而得以完成。
然而宋明儒者多通儒、道、佛諸家學理,所以也同時吸收了佛、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