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
附件:
海南省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
说明:
1.本目录推广适宜于海南地区使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包括节地类、节能类、节水类、节材类、室内环境类、运营管理类6个领域的应用技术,适用于绿色建筑开发单位、规划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与监理单位、研究单位、咨询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等。
2.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绿色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条件,综合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全面考虑安全、耐久、经济、美观、健康等因素,合理选择最适宜的技术、产品、材料和设备。
3.为提高操作性和应用指导性,本目录所列技术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和海南省地方标准《海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6-024-2012中相关条款进行了有效对应。
4.本目录所列技术在与国家标准对应的前提下,并参考新修编国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新增绿色建筑技术,在本目录中加以补充。
5.推广应用过程中,技术服务单位应配合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及时进行技术总结、完善技术规程和标准,不断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和服务水平。
领域
技术名称
策略/产品/材料/设备
适用范围/条件
推广原因
设计和使用要点
对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节地与室外环境
土地利用
建筑选址与场地利用
合理选址、优先选择具有城市改造潜力、适合再开发的场地,避免具有危险源的场地所造成的危害,充分利用原有场地条件及可使用的旧建筑
建筑项目选址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减少选址不当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危害
——
GB/T50378-2006(4.1.1、4.1.2、4.1.10、4.1.15、4.1.18、5.1.1、5.1.10、5.1.12、5.1.13)
DBJ46-024-2012(4.1.1、4.1.2、4.1.15、4.1.18、5.1.1、5.1.10、5.1.12、5.1.13)
建筑规划、设计节地技术
合理确定建筑面积与规模、布局及间距、层高、层数、开间与进深等
建筑项目规划设计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建筑空间利用效率
——
GB/T50378-2006(4.1.9)
DBJ46-024-2012(4.1.10)
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提倡建筑公共空间和设施的共享,宜避免不必要的高大空间、无功能空间、过渡性和辅助性空间
地下空间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作为人防与地下车
库、地下综合管廊、地下商业用房、地下物业用房、地下设备机房等各类用房,可适当考虑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
有条件进行地下空间开发的建筑项目
是城市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
地下空间由专家根据建筑的区位、场地条件、建筑结构类型、建筑功能四项因素对其合理性进行判断;居住建筑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即可满足标准要求,公共建筑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占地面积之比不低于15%可算满足标准要求
GB/T50378-2006(4.1.17、5.1.11)
DBJ46-024-2012(4.1.17、5.1.11)
合理组织场地交通
合理确定场地出入口位置及与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场地内配置相应的自行车停车设施
建筑场地交通组织
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绿色出行
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GB/T50378-2006( 4.1.15 、5.1.10)
DBJ46-024-2012(4.1.15、5.1.10)
立体车库技术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简易升降式立体车库等
需要配建车位数量较多且场地有限的建筑项目
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地面停车面积
——
国标修编
降低环境负荷
优化室外声环境技术
建筑规划阶段进行合理动静分区,对噪声敏感建筑物远离噪声源;对固定噪声源,采用绿化隔离带、隔声屏障、降噪路面等技术措施
建筑项目室外声环境工程
控制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产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
GB/T50378-2006(4.1.11、5.1.6)
DBJ46-024-2012(4.1.11、5.1.6)
优化室外光环境技术
合理确定建筑朝向、间距及高度,减少建筑间采光遮挡,采用防眩光路灯、防眩光玻璃幕墙、低反射玻璃等,合理选择绿色照明设计方法
建筑项目室外光环境工程
充分利用自然光,降低照明能耗,避免眩光等光污染和光干扰现象
——
GB/T50378-2006(4.1.4、5.1.3)
DBJ46-024-2012(4.1.3、5.1.3)
优化室外热环境技术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有效利用自然通风,采用绿化、浅色饰面、公共空间喷雾降温等技术措施
建筑项目室外热环境工程
改善室外热环境,降低热岛效应
——
GB/T50378-2006(4.1.12)
DBJ46-024-2012(4.1.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诊疗指引.PDF
- 消费者基本法-JapaneseLawTranslation.DOC
- 消费者行动服务使用意愿之研究-中山管理评论.PDF
- 涉利者伦理.PPT
- 消退素在炎症相关疾病中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PDF
- 液态Ni702Si298合金的表面张力和比热研究ViewTableofContents.PDF
- 液态Fe-Cu-Mo合金的比热和相关热物理性质研究ViewTableof.PDF
- 液态CO溶浸作用下煤体孔隙结构损伤特性研究二-西安科技大学学报.PDF
- 液态金属天时地利人和引领新材料产业化.PDF
- 液体深层发酵桦褐孔菌对不同来源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浙江理工大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