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5.3.5.2 如干冰放在包件周围,应采取措施,保证在运输过程中,在干冰消散后包件仍保留住原先的位置。 5.5.3.6 货物运输装置的标记 5.5.3.6.1 使用危险货物作为制冷剂或空调剂的货物运输组件,必须按5.5.3.6.2 加贴警告标记,标记应贴在每一个可接近位置,选择的位置应使打开或进入货物运输装置的人能够易于看到。在满足以下规定前,标记必须始终留在装置上: .1 货物运输装置已经通风,排除了制冷剂和空调剂有害的聚集;和 .2 冷却的或空调保存的货物已经卸载。 5.5.3.6.2 警告标志应为长方形,宽度不得小于150毫米,高度不得小于250毫米。警告标志应包括: .1 “WARNING”一词,字母应为红色或白色,高度不应小于25 毫米;和 .2 正式运输名称之后酌情注明“制冷剂”或“空调剂”,在符号下方以白底黑字显示,字母高度不得小于25毫米。 例如:二氧化碳,固态,制冷剂。 图5.5.2是这种标志的示例。 5.5.3.7 单证 5.5.3.7.1 装有制冷或有空调的货物运输组件,在运输前未经充分通风,有关的单证(如提单或货物舱单)应包括以下信息: .1 以字母“UN”打头的联合国编号;和 .2 正确运输名称,后面酌情注明“制冷剂”或“空调剂”。 例如:UN 1845,固态二氧化碳,制冷剂 5.5.3.7.2 运输单证可采用任何形式,但必须包含5.5.3.7.1 中要求的信息。该信息必须易于发现、清晰和耐久。 第六章 1.包装容器的标记要求略做调整; 2.增加了柔性散装容器BK3的设计、制造、检查和试验规定: 防撒漏、防水、能完全封闭 投入使用前要通过跌落试验、顶部提升试验、倒塌试验、正位试验、扯裂试验和堆码试验 根据本规章制造并准备投入使用的每个柔性散装容器,都必须附加标记,标记应耐久、清楚,贴在易于看到的地方。字母、数字和符号的高度必须至少24毫米,并应显示: ? (a) UN包装标记 ? 本符号仅用于证明包装、柔性散装容器、可移动罐柜或多元气体容器满足第6.1,6.2,6.3,6.5,6.6,6.7或6.9章相关规定,不得用于其他任何目的。 (b) 编码BK3; (c) 表示设计类型已经批准的包装类别的大写字母: Z仅代表III类包装; (d) 生产月份和年份(最后两个数字); (e) 批准所加标记国的识别符号,用国际交通机动车辆使用的识别标志表示; (f) 生产商的名称或标记,以及主管机关规定的柔性散装容器的其他识别标志; (g) 以千克表示的堆码试验负荷; (h) 以千克表示的最大许可总重。 标记必须按(a)至(h)所示的顺序标出;以上分段所要求的标记,每一项之间必须明显分开,如使用斜线或空格,排列方式可保证标记的所有部分都容易辨认。 6.9.5.5.2 标记举例 BK3/Z/11 09 RUS/NTT/MK- 14-10 56000/14000 ? 第七章 章节结构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删除了隔离图示 隔离图示见MSC.1/Circ.1440 具体技术内容变化不大 第7.1章一般积载规定 第1类货物的积载类由15个调整为5个 第2类到第9类的积载类未变。 未清洁的空包装仅限舱面积载 海洋污染物:如果允许舱面或舱内积载,最好选择舱内积载。如果仅限舱面积载,须选择在有良好防护的甲板或露天甲板遮蔽区域内积载。 限量和可免除量为积载类A。 第1类货物的积载 7.1.4.4.1 5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1984年9月1日前建造的客船和1992年2月1日前建造的500总吨以下的货船载运第1类货物(第1.4S除外)须仅在舱面积载,除非主管机关另有批准。 7.1.4.4.2 除第1.4类之外的第1类货物的积载须与生活区、救生设备和公共通道区域的水平距离不少于12米。 7.1.4.4.3 除第1.4类之外的第1类货物须不能积载在距船舷八分之一船宽的等效距离或2.4米以内,取较小者。 7.1.4.4.4 第1类货物须不能积载在离潜在火源水平距离6米以内。 第7.2章一般隔离规定 从原规则第7.2章中抽出了 隔离相关定义 隔离规定 隔离表 隔离类 特殊隔离规定和免除 第1类货物的隔离 阅读一般隔离规定 (参见7.2) 确定每种物质的联合国编号、正确运输名称、类别或小类、副危险类别或小类(如有)和包装类 危险货物是否免除了一般隔离规定(参见3.4、3.5、7.2.6.3或7.2.6.4)? 运输文件或危险货物一览表第16栏是否有特殊隔离规定(见5.4.1.5.11)? 遵守合适的免除规定 是 否 按照一般隔离规定使用隔离表 结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