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像法在直线运动解题中的应用
徐荡区教师进修学院 张培荣
直线运动中的常用图像有速度-时间(v-t)图像和位移-时间(s-t)图像两种,图像法就是利用这两种图像来方便、快捷的解题。图像法的优点是较直观,特别是速度图像,从图像中不仅可以直接看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还可由斜率看出其加速度,则图线下的“面积”看出其位移,所以使用最多,有时通过图像还可以把物理学中的运动方程转化为很熟悉的数学中的面积公式。
例1 一列火车以速度v从A站匀速开到B站历时t1,现在火车以速度v0从A站出发作匀速运动,途中遇紧急情况刹车,停下t2时间后又匀加速起动,加速到v0,从开始刹车到加速结束所用时间为t3,若要火车仍在t1时间内到达B站,那么速度v0应为多大?
分析与解:先画出火车两种情况下的v-t图如图1所示,A、B站间距离为四边形IJHE的面积,也可以是四边形ADHE面积减去梯形BCGF面积,所以有
v t1=v0 t1- EQ \F(1,2) v0(t2+t3),
则v0= EQ \F(2 v t1,2 t1-t2-t3) 。
评析:本题是多段运动,按多段运动的一般解法来解要列多个方程解方程组。而这样用图像就转化为数学中的面积公式了,因此很快就能得出结果。
例2 某质点由静止起沿一直线运动,先以加速度a作匀加速运动,然后再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共经过距离s,则其两段运动的总时间为( )
(A) EQ \R(s(a+a) / aa) , (B) EQ \R(2s(a+a) / aa) ,
(C) EQ \R(2s /(a+a)) , (D) EQ \R(s / (a+a)) 。
分析与解:本题是多段运动,且较复杂,要列出较多的方程后解方程组。这里我们还是利用速度-时间图像来简化计算。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设加速段的位移为s1,时间为t1,减速段的位移为s2,时间为t2,由于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所以有
s1:s2=t1:t2
又因为 vm=at1=a’t2,所以 t1:t2=a’:a
这样可得 s1:s2=t1:t2=a’:a
利用这些比例可把多段运动问题化为一段运动的问题,现对加速段列方程为
EQ \F(sa’,a+a’) = EQ \F(1,2) a( EQ \F(ta’,a+a’))2,
其中 sa’/(a+a’)=s1,ta’/(a+a’)=t1
可解得 t= EQ \R(2s(a+a) / aa)
故应选(B)。
评析:本题还可以用特殊值法,即设a’=∞,则t= EQ \R(2s /a) 。而选项中只有(B)当a’=∞时恰为 EQ \R(2s /a) 。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选择题,有时还不能得出唯一的答案,有局限性。本题中几个比例关系在解题中也是常用的。
例3 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 m / 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 m / s,求物体经过整段位移的中间位置时的速度。
分析与解:本题先要设法作出它的速度图像,由中间时刻速度等于整段的平均速度,可定出图3中的A、B两点,该运动的图像就是过A、B两点的实线,C对应中间位置,由于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的两倍,所以t1是t2的两倍,由图中可知△AEC∽△BDC,即得
EQ \F(DC,DE) = EQ \F(DB,AE) = EQ \F(1,2)
所以可知 vc=5 m / s。
评析:本题没有直接给出物体的运动图像,但是通过匀变速运动中某段的中间时刻速度等于该段的平均速度可以画出速度图像,所以也可用图像法来解。用图像法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能画出物体的运动图像。
例4 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作竖直上抛运动,甲的初速度为2 v0,乙的初速度为v0,试求乙比甲迟多久抛出,两球才能在空中相遇?
分析与解:本题是相遇问题,用位移图线分析较容易、直观,两图线的交点就是相遇点。由竖直上抛运动规律:h=v0t- EQ \F(1,2) g t2可知它们的位移图线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图4是甲、乙两小球的位移图线,甲的最大高度是乙的4倍,甲从抛出到落地所需时间为4v0/g,乙从抛出到落地所需时间为2 v0/g。由图可知,乙的图线在乙A与乙B之间时与甲的图线都有交点,因而设迟抛时间为△t,必有
EQ \F(2v02,g) <?t < EQ \F(4v02,g) 。
评析:位移图线用来分析相遇问题虽较直观,但抛物线较难精确画出,速度是图线上切线的斜率,也较难求出,加速度更难定量描述,所以一般只用于定性讨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镜器械的清洗灭菌与保养PPT.ppt VIP
- 松下电视机TH-P50UT50C使用说明书.pdf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单元检测综合测试评估练习题.pdf VIP
- 【课件】丹纳赫DBS-问题解决培训.docx VIP
- 大众速腾保养手册.docx VIP
- Unlock2 Unit1 第二篇阅读讲解及答案.pptx VIP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docx VIP
- DL/T 1750-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卧式自然循环余热锅炉检修与维护规程.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物理海洋学英文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