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十三血清尿素的测定二乙酰一肟法.doc

试验十三血清尿素的测定二乙酰一肟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十七 血清尿素的测定 (二乙酰一肟法) 【目的】 掌握血清尿素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 了解尿素测定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原理】 尿素(urea)在强酸、加热的条件下,与二乙酰缩合生成红色的二嗪化合物(Fearon反应),其颜色深浅与尿素含量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标准液在540nm处比色,求得尿素含量。由于二乙酰不稳定,一般由二乙酰一肟与强酸作用产生。其反应式如下: 【器材】 试管、试管架、微量加样器及吸量管、沸水浴、分光光度计。 【试剂】 1.酸性试剂  在三角烧瓶中加去离子水约100ml,然后缓慢加入浓硫酸44ml、85%磷酸66ml,冷至室温,加入氨基硫脲50mg及硫酸镉(CdSO4·8H2O)2g,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至1L。置棕色瓶中,4℃可保存半年。 2.二乙酰一肟溶液  称二乙酰一肟20g溶于去离子水中并定容至1L。置棕色瓶中,4℃可保存半年。 3.尿素标准贮存液(100mmol/L)  精确称取于60~65℃干燥恒重的尿素(MW为 60.06)0.6g,溶解于无氨去离子水,并定容至100ml,加0.1g叠氮钠防腐,4℃可保存6个月。 4.尿素标准应用液(5mmol/L)  取5ml上述贮存液用无氨去离子水稀释至100ml。 【操作】 取试管3支,按下表操作: 表3-19 血清尿素测定 加入物 (ml) 空白管 标准管 测定管 血清 - - 0.02 尿素标准应用液 - 0.02 - 去离子水 0.02 - - 二乙酰一肟溶液 0.5 0.5 0.5 酸性试剂 5.0 5.0 5.0 混匀,置沸水浴加热 12分钟 ,取出置冷水中冷却 5分钟 ,以空白管调零,在 540nm 波长处读取各管吸光度。 【计算】 【正常参考范围】 1.78~7.14mmol/L 【临床意义】 尿素是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物,在肝中合成,由血液运输到肾随尿排泄。 血液尿素浓度增高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 高蛋白饮食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和尿液排出量显著增高。血清尿素浓度男性比女性平均高0.3~0.5mmol/L,随年龄增加有增高倾向。成人日间生理变异平均为0.63mmol/L。 2.病理因素 (1)肾前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失水,因血液浓缩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致血液尿素浓度增加。见于剧烈呕吐、肠梗阻、幽门梗阻和长期腹泻等。 (2)肾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肾炎等使肾小球滤过降低,而使血液尿素含量增高。 (3)肾后性:尿路阻塞可引起血液中尿素含量增高,如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 血尿素浓度降低常见于肝功能衰竭患者。 【结果及分析】 【思考题】 1. 什么是NPN,血清中NPN包括哪些物质? 2.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检查肾功能的生物指标有哪些?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