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手法之伏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叙文写作手法之——伏笔 辉县市胡桥乡第一初级中学 付会琴 什么是伏笔? 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 定义: 伏笔的特点: 1伏笔是“隐性”的。 埋下的伏笔,通常比较隐蔽,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应笔”之前,貌似“闲笔”。 2伏笔通常只有一两笔,点到为止。但前有伏笔,后文必有照应,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中间。 伏笔的种类: 1、通过描写环境设置伏笔 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介绍志愿军潜伏部队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这就为“我”为什么不能救,邱少云为什么“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呤”埋下了伏笔。 2通过描写人物神态、外貌设伏笔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这一处对妈妈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妈妈内心的悲痛,是在暗示她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 3、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设置伏笔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写病床上的爸爸对“我”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这句类似于遗嘱式的交代暗示后文爸爸的病逝。 4通过描写人物心理设置伏笔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毕业典礼结束后, 我“催着自己,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一句简单的心理描写写出内心的一种预感,在文中也成为爸爸即将离开人世的伏笔。 伏笔的作用: 1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2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在戏剧创作中有称伏线。 找伏笔方法 1、留意文中特殊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暗示背景。 如《最后一课》中的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2、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和心理描写。 使用伏笔应注意: 1有伏必应。 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 伏笔一般要做到别人不易觉察,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与应不宜前后紧贴。 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温馨提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