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血压的规范治疗
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特点
存在“三高”和“三低”现象:
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
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低。
高血压的危害
血压水
平升高
高血压的危害
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基线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生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卒中危险增加46%1
收缩压120~139mmHg时,冠心病相对危险比120mmHg者增高40%,在140~149mmHg 则增高130%2
我国10 组人群研究
首钢公司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几次全国普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估计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近3亿
? 14*0.23=3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都很低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较1991年普查数据有所提高,但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而2000年美国以上三率已分别达70%,59%和34%。
美国
2000年
高血压防治的“三个1/3”
高血压患者群,有近1/3的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群,不到1/3的人是吃药的;
吃药的人群里面,不到1/3的患者高血压得到控制;
高血压的定义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 级。
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肾源性
肾上腺性
血管性
其他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病因不明,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0-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数的5-10%)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
慢性肾脏病
肾动脉狭窄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铬细胞瘤
大动脉疾病
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皮质醇增多症
继发性高血压
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发病年龄小于30岁;
高血压程度严重(达3级以上);
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或低血钾;
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
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
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以上;
夜间睡眠时打鼾,出现呼吸暂停;
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
长期口服避孕药者。
高血压的分级
类别
收缩压(mmHg) 和/或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90
高血压危险分层
根据合并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其它疾病,将高血压患者分为4层危险程度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按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
危险因素
血压(mmHg)
1级高血压SBP140~159或DBP90~99
2级高血压SBP160~179或DBP100~109
3级高血压SBP≥180或DBP≥110
无其它危险因素
低危
中危
高危
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中危
很高危
≥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并存的临床疾病或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意义
按危险分层,预估患者10 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概率
对高血压患者进一步细分;
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确定治疗方案;
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更好的配合治疗
危险分层是全世界评价高血压治疗和管理效果的“金”标准
各级高血压未来10年危险程度
病人危险分层
未来10年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概率
低危病人
<15%
中危病人
15%~20%
高危病人
20%~30%
极高危病人
≥30%
*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病死亡、非致死性卒中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
高血压分层与危险因素相关表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血脂异常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腹型肥胖或肥胖
缺乏体力活动
其他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
心脏疾病
肾脏疾病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并存的其它疾病
左心室肥厚
动脉壁增厚
血清肌酐轻度升高
微量蛋白尿
糖尿病
靶器官损害
注:血脂异常:总胆固醇>5.72mmol/L;左心室肥厚(根据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X线来判定);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160~177µmol/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