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属氢化物对氢有极强的吸附能力,被吸附的氢的密度甚至大于液态氢的密度,因此金属氢化物大量用于燃料电池上的储氢。 3. 复合/混合吸附工质对 上面分别介绍了物理和化学吸附工质对,目前的单纯物理、化学吸附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化学吸附剂传热传质能力差,而且循环使用后会产生膨胀、结块,继续恶化传热传质。 物理吸附剂的吸附量与化学吸附剂相比过小,同时有些物理吸附剂传热能力也有待提高。 复合吸附剂的提出对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混合/复合吸附工质对的提出 复合吸附剂主要由基质和吸附剂组成,通过浸渍、固化等方法将基质与吸附剂结合在一起。基质主要根据限制吸附剂性能来选择。 那么基质如何选择? 一般认为传热对吸附剂的影响更大,在提高导热系数的同时,适当兼顾吸附剂的传质能力。 如果传热是限制吸附剂的主要因素,基质可以选用膨胀石墨、铝粉等。 如果传质是限制吸附剂的主要因素,基质可以选用活性炭、木屑等多孔介质 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以膨胀石墨氯化钙复合吸附剂制备过程为例: 1、首先将普通石墨放在加热炉里加热(一般选择在700℃条件下加热15分钟,效果较好)然后获得膨胀石墨待用。 普通石墨 膨胀石墨 700℃ 2、将膨胀石墨和氯化钙溶液混合、搅拌,然后压实烘干即可。 成品 压制机 压制好的复合吸附剂 不同制作方法的对比分析: 氯化钙-膨胀石墨复合吸附剂扫描电镜(SEM)照片 简混处理 压制处理 导热系数明显提高 加膨胀石墨 研究表明:样品压制完成后,导热系数有各项异性,与压力方向垂直的那个方向上,导热系数最大,应注意。 径向(radial) 轴向(axial) 新型高效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正在做的研发工作 化学 吸附剂 优势互补 劣势互消 复合 吸附剂 优点:传质性能好 缺点:循环吸附量偏小且导热系数小 优点:循环吸附量大 缺点:热质传递性能差且易衰减 导热骨架 /石墨等 针对金属盐易结块、膨胀,进而导致吸附能力衰减问题,课题组前期研究提出的活化造孔理论,获得金属盐在多孔介质微孔表面的单分子层分布技术,提高其抗衰减能力。 物理 吸附剂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提出了基于活化造孔机理的复合吸附剂制备新思路,开展了复合吸附剂制备研究工作。 可解决强化传热与强化传质之间的矛盾。 研究结果表明传热传质能力明显增强。 吸附剂微观形貌 研究进展。。。。 复合/混合吸附工质对的优点 结合了化学吸附剂与多孔介质的优点 可以有效解决膨胀、结块; 提高传热性能、传质过程; 能够解决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微孔烧结问题。 但配制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研究配制比例、多孔介质选择等,以有效提高吸附剂性能。 关于复合吸附剂的几点说明: 当吸附剂取得良好传热效果后,传质效率不高。 需要分析系统的主要运行瓶颈是在传热还是传质? 如果因为过于强化传热,导致传质过低,可以适当降低吸附剂的导热系数,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表现。 三、吸附床强化传热传质 一个良好的吸附制冷系统的吸附床主要满足以下两方面的需求: (一) 在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吸附床的质量和比热容,以减少循环时的显热损失。 研究表明,如果将30%的显热损失重新回收利用,以金属氢化物为吸附剂的热泵系统的整体COP会增加10%。 (二)如何提高吸附床的传热传质能力? 换热器设计?强化传热传质有哪些途径? 提高吸附床的换热能力,主要是从提高换热面积和减小热阻两方面来考虑。 增加换热面积 1、一般主要通过采用翅片管、板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为主。 3、通过提高吸附剂的导热系数减少热阻 活性炭压块,导热系数提高145% ~209%。 参数 颗粒状活性炭 块状活性炭 密度 导热系数 比热 2、采用先进循环方式,回收一部分热量损失。 连续回热循环、热波循环、回质循环。。 4、增加流体侧换热系数也能增加整体传热 系数,降低热阻。 普通方法:流体侧强制对流 传热效率改进有限! 需要强制对流用泵! (三)要想提高吸附床的传热传质能力是否有其它可行的办法? 热管技术 热管技术主要可以增强吸附床流体侧的传热系数。 通过液体的相变有效提高吸附床的传热性能,同时可以解决某些情况下吸附床与换热介质直接接触而产生的腐蚀问题。 加热解吸过程 制冷剂解吸 流出 以上测试系统实物外形 热管技术的应用 有学者把热管技术应用在渔船上使用的氯化钙-氨吸附制冷系统中: 解决了海水与吸附床的腐蚀问题, 将平均传热系数提高了77%,至155.8W·m-2·℃-1 在以金属氢化物-氢作为吸附工质对的吸附床上运用热管技术成功提高了换热能力,极大地降低了吸附解吸的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在10atm的条件下,吸附时间降低了一半。 采用热管技术的硅胶-水制冷机 四、吸附式制冷的应用 吸附式制冷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