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培苗的培养 一、培养含义 二、培养步骤 目 的:芽、茎段、叶片、花器等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侧芽或不定芽、胚状体、原球茎。 培养基:诱导或分化培养基。 培养基中CTK多,IAA少。 类 型(根据发育方向): 短枝发生型、丛生芽发生型、不定芽发生型、胚状体发生型、原球茎的发生型 初代培养 胚状体发生型 1、污染原因 污染是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和培养材料滋生杂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 病原菌:细菌及真菌两大类。 2、污染特点 ⑴细菌污染特点:菌斑呈黏液状,接种后1-2天发现。 污染途径:外植体带菌、培养基及器皿灭菌不彻底、操作人员未遵守操作规程 ⑵真菌污染的特点:污染部分长有不同颜色的霉菌,接种后3-10天发现。 污染途径:周围环境不清洁、超净工作台过滤装置失效、培养瓶的口径过大 3、污染的预防措施 (1)防止材料带菌的措施 茎尖作外植体时,进行预培养(无糖)或暗培养。无糖营养液或自来水使枝条抽枝,以新抽嫩枝作外植体。 晴天取材,下午取材,经日晒过可杀死部分细菌或真菌。 接种时除去外部韧皮组织,只接内部的分生组织。 3、污染的预防措施 (2)外植体的灭菌 多次灭菌法,次氯酸钠-无菌水-次氯酸钠 多种药液交替浸泡法,肥皂水-酒精-次氯酸钠-无菌水。 (3)器皿与金属器械的灭菌 玻璃器皿可采用湿热灭菌或干热灭菌 金属器皿一般灼烧灭菌,也可干热灭菌 3、污染的预防措施 (4)布质制品的灭菌: 湿热灭菌 (5)无菌操作室的灭菌 2%新洁尔灭或70%酒精擦拭(喷雾),紫外灯照射,定期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 (6)严格按照操作程序。 1、褐变的原因 ⑴植物种类和品种 某些植物酚类物质含量较多。 ⑵外植体的生理状态 幼年的材料培养含醌类物质较少。 ⑶材料转移时间 时间过长引起材料褐变。 1、褐变的原因 ⑷培养基的成分 过高的无机盐浓度 生长调节物质使用不当,BA过多 分生能力强的材料,氧化受抑制,褐变也被抑制 培养条件不适宜,温度过高或光照过强,褐变加速。 2、褐变的防止措施 ⑴选择适宜的外植体及最佳培养基。 ⑵连续转移,诱导培养初期 。 ⑶加抗氧化物。 ⑷加活性炭,0.1-0.5%活性炭。 1、玻璃化现象产生原因 ⑴激素浓度 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会使玻璃化的发生比例提高。 ⑵琼脂浓度 琼脂浓度低,玻璃化苗增加。 ⑶温度 温度高易形成玻璃化苗。 1、玻璃化现象产生原因 ⑷光照 光照偏弱易形成玻璃化苗。 ⑸通风条件 培养瓶容量小,气体交换不良,玻璃化苗多。 ⑹离子水平 植物种类不同,离子形态比例量要求不同。 2、玻璃化现象预防措施 ⑴控制无机营养成分,降低氮(铵态氮)和氯。 ⑵提高蔗糖和琼脂浓度 ⑶降低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浓度,增加生长素比例。 ⑷增加自然光照1000-1800lx,控制光照时间。 ⑸控制温度,适当低温处理,避免过高的培养温度。 ⑹使用透气性好的封口膜。 ⑺培养基中加入间苯三酚、根皮苷或多效唑、矮壮素。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内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这种致死的褐变物向外扩散致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抑制其它酶的活性,影响外植体的分化,最后变褐死亡的现象。 (二)褐变现象 玻璃化是植物材料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组培苗的嫩茎、叶片出现半透明状和水渍状的现象。它的出现会使试管苗生长缓慢、繁殖系数有所下降。玻璃化是试管苗的生理失调症。 (三)玻璃化现象 * * * * 精品课程 项目五 组培苗的培养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生 根 培 养 初 代 培 养 继 代 培 养 组培苗生产中常见问题及控制 组 培 苗 的 培 养 将植物材料经培养,使之生长,分裂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芽、胚状体、原球茎,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 初代培养 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 1、初 代 培 养 微型扦插 顶 芽 CTK刺激 带芽的茎切段 侧 芽 接种培养 形成的茎梢节长,直立向上呈小灌木丛状 获得较多嫩茎梢 茎段培养继代扩繁 试管苗 生根培养 无愈伤组织产生 初 代 继 代 短枝发生型 顶芽 腋芽 丛生芽发生型 不定芽发生型Ⅰ 脱分化 分 化 愈伤组织 芽、芽丛 切割芽丛 继代培养 大量芽丛 试管苗 生根培养 外植体 初 代 继 代 不定芽发生型Ⅱ ① ② 愈伤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具分裂能力的细胞 已分化细胞 脱分化 继 代 愈伤组织 分 裂 诱导期 分裂期 分化期 菊花花瓣体细胞胚胎发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工电子技术(曹建林)全套PPT课件.pptx
- 《民宿文化与运营》课件——第四章 民宿建设.pptx VIP
- 2022版《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10KV配电箱验收流程及规范.docx VIP
- 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投标文件.doc VIP
- 2025届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一模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舒蕾上市谈判手册.docx VIP
- DB4103T 129-2021 产(商)品检验检测机构服务规范.pdf VIP
- 七猫中文网投稿申请表.pdf VIP
- 《C语言程序设计 第4版》 课件全套 索明何 第1--8章 C语言程序设计入门---应用软件设计.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