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与中间品进口-财贸经济.PDF

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与中间品进口-财贸经济.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与中间品进口  ———来自34国1997—2011年投入产出数据的经验证据  陈晓华 刘 慧 蒋 丽 内容提要:本文在修正相关模型的基础上,识别了34国异质性生产性服务资源融入 制造业的环节偏好,首次从多维度揭示了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对制造型和生产服务 型中间品进口占比的作用机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对中 间品进口占比的作用轨迹呈现“U型”关系,过于偏好上游或下游不利于降低一国中间品 进口占比,偏好中游环节能有效缓解一国中间品进口依赖,在考虑贸易地理优势、经济增 长动静态影响和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U型”关系依然稳健成立;(2)发展中国家生产 性服务资源融入制造业环节多偏向上游和下游,而发达国家多位于中游区域,这使得多 数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资源较好地发挥了促进本国中间品发展壮大的功能,发展中国家 生产性服务资源则以偏离最优值较远的形式支持中间品发展,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生产 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是所有样本国中最高的,中国优化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偏好的压力 远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3)高等教育可以降低中间品进口依赖,税负增加、经济配置效 率提升和贸易便利化会加剧中间品进口依赖。 关 键 词:生产性服务资源 环节偏好 中间品进口 作者简介:陈晓华,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310018; 刘 慧,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博士,310018; 蒋 丽,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310018。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F7402  A  1002-8102(2019)03-0101-15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力度,改革经济和贸易运行“弊病”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快 速增长,外贸的增长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还激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活力,使中国创 造了为学界所赞叹的“经济奇迹”。然而在总量型“经济奇迹”的背后,一些非均衡现象长期困扰着 中国经济,进而逐渐演变成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提升的重要障碍。一方面,高技术制造型中 2016),使得总量型 间品生产水平提升进程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与贸易增长速度(余淼杰、李乐融,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中国生产性服务资源错配的演进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18BJY107)。 101  Finance&TradeEconomics,Vol40,No3,2019 奇迹存在明显的“技术短板”。中国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模式使得中国企业热衷于“为出口而进口” (陈勇兵等,2012),即通过进口国外高技术含量中间品加工组装出口,进而赚取微薄的利润(黄先 海等,2018),这一模式不仅使得中国中间品进口额急剧增长,还使得生产中间品的本土企业未能 被有效培育起来,制造业呈现显著的“外力依赖型技术赶超”特征(刘慧等,2016),导致中国的技术 赶超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步伐受制于外部力量,进而陷入中间品进口依赖加剧,甚至“技术赶超陷 阱”的被动局面(张建忠、刘志彪,2011)。另一方面,作为制造业中间品的生产性服务资源利用效 率偏低,部分资源还呈现显著的错配特征(陈晓华、刘慧,2016)。生产性服务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 本的形式介入制造业生产环节(唐晓华等,2018),既是制造业高质量增长的“助推器”和异质性生产 环节的“衔接剂”(Markusen等,2005),也是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技术创新水平和中间品生产能力的 重要工具(Yang等,2018;原毅军、郭然,2018)。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制造业环节的匹配性是决定生产 性服务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Bever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