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诵读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格鲁伯儿童大学备课教案 格鲁伯儿童大学国文诵读教学备课教案 课程名称 《元日》 教学重点 能有节奏、有韵律的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 1.初步感受古诗中所表现的景色,体会诗人通过这首诗所要表达出的情感。 2.识、读“元日 ,爆竹,一岁,除,屠苏,瞳瞳,新桃,理解正首诗的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爆竹声音频,制作爆竹,对联,雪花,古典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教学组织 教师喊上课,向同学们问好。同学们回老师好。 教学步骤 步骤1.课前写好板书,做好上课前准备(在板书的诗文旁边可以画上与诗相关的景物)。 步骤2音频导入: (1)同学们请听,你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爆竹声) (2)那么我们什么时间放爆竹呢?同学们回答过年的时候。 (3)你们知道年的由来吗?讲故事年的由来,引出《元日》。 步骤2.听课文《元日》音频两遍,想一想大家听到了什么?(学生:)。 (老师表扬听的很专注的孩子,回答问题积极的孩子) 步骤3.听了音频以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谁可以说一说?(随机点一到两个孩子回答) 步骤4. 我们一定想试试,能不能和音频里的诵读得一样好?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好不好? (跟读环节,放一句录音,孩子们跟读一句) 步骤5结合过年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图片,在图上能够看到哪些景物?(学生:烟花、房子、小朋友、房子、鞭炮。。。。。。。) 步骤6结合图片,感受图中小朋友在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的热闹、欢乐的场景想一想,如果我们是诗人,看见了这样喜欢的场景,心中是怎么样的感受?现在播放古典音频,谁能尝试一下把你感受到诗人的感受读出来?(表扬积极、大胆尝试的同学) 步骤7. 播放《元日》音频,带学生有韵律有节奏 诵读1~2遍,注意学生在语音和情感上模仿跟读。 步骤8.逐句诵读理解并引导学生用横线、点、波浪线、斜线标出重读、轻渎、缓读、停顿等位置。: 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一声声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爆竹声是什么样的呢?给大家什么样的感受呢?在什么时候我们才会放爆竹呢?在这热闹的爆竹声中和老师一起诵读,你们觉得好不好?把事先准备好的教具爆竹粘在黑板上) (1)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第一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你觉得哪里停顿、重读、缓读和轻读呢?(请求2~3位同学读一读,并且说一说她画的停顿等位置) (2)老师引导学生准确 画出停顿、重读等位置。并请同学一起诵读第一句。 (3)教师对学生诵读时代的发音进行正音,强调发音不够的地方。(反复诵读3~5) 第二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把温暖送入了屠苏酒里。(屠苏酒时一种用来避除病疫的药酒,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1)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第一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你觉得哪里停顿、重读、缓读和轻读呢?(请求2~3位同学读一读,并且说一说她画的停顿等位置) (2)老师引导学生准确 画出停顿、重读等位置。并请同学一起诵读第一句。 (3)教师对学生诵读时代的发音进行正音,强调发音不够的地方。(反复诵读3~5遍) 第三句:千门万户瞳瞳日: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很多,人口很多。瞳瞳形容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这个时候引导孩子看黑板上画的太阳和房子) (1)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第一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你觉得哪里停顿、重读、缓读和轻读呢?(请求2~3位同学读一读,并且说一说她画的停顿等位置) (2)老师引导学生准确 画出停顿、重读等位置。并请同学一起诵读第一句。 (3)教师对学生诵读时代的发音进行正音,强调发音不够的地方。(反复诵读3~5遍) 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都把去年的旧桃符换成新桃符。(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唐代出现钟馗)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祈福灭祸。也作春联。把事先准备好的木板或者对联粘在黑板上) (1)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读第一句?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你觉得哪里停顿、重读、缓读和轻读呢?(请求2~3位同学读一读,并且说一说她画的停顿等位置) (2)老师引导学生准确 画出停顿、重读等位置。并请同学一起诵读第一句。 (3)教师对学生诵读时代的发音进行正音,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