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模拟卷(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章文化 word版习题 HYPERLINK (编辑部)027 河北模拟卷(二)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第一部分(1~6题 22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__________,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与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河北最早是作为一个地域名称出现的,泛指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的广大地区。由西汉学者编纂的《尔雅》记载:“天下名丘有五,其二在河北。”古代文献中所说的河北,主要指这一含义。在张家口阳原泥河湾,发掘出数千件旧石器,证明早在距今约一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在邯郸武安发现的距今约七千三百年的磁山遗址,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早期人类的生活场景;在石家庄藁城台西村发现的商代遗址,成为人类进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之后的重要文化遗存。 (1)“编纂”中的“纂”用部首检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再查__________。“纂”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红色或彩色丝带;②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③收集材料编排整理;④古同“缵”,继承。“编纂”的“纂”应选第____种解释。(2分) (2)河北人杰地灵,涌现出众多的历史名人,请你按姓氏笔画给下面名人排序。(2分) 廉颇 祖冲之 赵云 魏征 霍元甲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我们要总结________,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2)________从哪个角度来说,“占中”闹剧________严重损害了香港的稳定和发展。 (3)在众多体育竞技项目中,武术是中国民众最输不起的,因为认为中国功夫天下无敌的理念已经________地植根于中国大众的心底了。 A.发挥 不管/都 根深蒂固   B.发挥 尽管/也 固若金汤 C.发扬 不管/都 根深蒂固 D.发扬 尽管/也 固若金汤 4.展开联想,在下面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2分) 如果你是小船,那快乐就是一张鼓鼓囊囊的船帆;如果你是小花,那快乐就是一滴晶晶亮亮的露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迎接中考体育测试,2016年3月18日初三(六)班体育委员李大力到学校体育器材室借了20个实心球,5月10日归还。请你以张亮的身份写一张借条。要求:内容准确,格式规范。(3分) 6.12月13日,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公祭日,你所在学校将举办“国家公祭日”祭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4分) (1)请用对偶句,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拟写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照示例,给本次活动再策划两种活动形式。(2分) 示例:上“国家公祭日”班会课 形式一:________________ 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7~22题 48分) 一、阅读下面唐诗,回答7~8题。(5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7.这首唐诗中的“商女”一语双关,表面指________________,实指_____________。(2分) 8.诗人借用“后庭花”的典故,有什么好处?(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3题。(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半里,有流泉淙淙,溯之又西,半里,抵山麓。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