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鼎县志(初校稿).doc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4 福鼎县志卷一 纬候表 福建分星,或指牛、或指斗、或兼指牛女,其占不一,然已成古说矣。计算全球经纬,起于近代。据从前教育部观象台测验,福建位置在地球之北温带而近于热带。其地界之最东者,旧日在中线偏东六度外,台湾基隆领海。甲午以后,最东经度惟至闽浙交界,沙埕港、太姥山海角。沙埕、太姥,俱福鼎领土,然则鼎地经纬固福建全省东北界,与浙接壤之分线所亟,应揭然明者也。至昼夜永短、寒暑往来,亦因地球向背、太阳偏正,与夫距离有远近之差,四时气候于是乎成。鼎虽闽辖,全邑温度不尽同福州,且略似浙东、平泰诸县,纬度关系使之然也。自民国纪元后改用阳历,日数有增减,虽不符昔之朔望弦晦,其以二十四节按月支配,较便推算而利于耕作,爰类及之,作《纬候表》。 经纬 福鼎县治北纬二十七度二十分,东经三度五十三分。 气候 鼎邑虽属闽地而邻于浙,其气候实与福州稍异。如春初间常雨雪,较寒于冬,【侯官乡贤谢金銮《秦屿竹枝词》云“童子携笼添兽炭,客中二月尚重裘。”】发雷常早,遂成阴霾。夏则多旱,低田喜晴、高田喜雨,收获不齐而丰歉因之。秋初飓风时发,暑雨霪霖,乍晴复雨,溪流泛涨山岚,海瘴尤盛于夏秋之交。秋热更烈,雨复暴寒。湿热薰蒸,人多疟痢。霜降稍觉清凉。将届小阳,复成暄燠,花有非时而开者。小雪以后,霜华满地,辄作严寒。冬至既交,则雪常盈寸,此乃邑中一岁之气候也。【旧志】 《福建地理志》称:“福建虽居温带而含热带性质,濒海之地,赖海风调剂,尚觉温和。冬季无降至华氏三十二度以下,夏季无升至百度以上者。其风向,夏日一日数易,日间南风或东南风,夜时或有转为北风;冬日南风虽小,每日必数次。其雨量,因距海近,受日光之热力亦强,是以颇多。”鼎地亦如之。 【附】国历 福鼎僻处海隅,人多守旧。际兹国历初行,民间咸以为不便于计算。其实有最简易法,特邑人未周知耳。国历算法,每年十二月,除二月二十九日或二十八日外,其馀大月悉为三十一日,小月悉为三十日。月之大小固定不变,日之多少亦固定不变。计每年大月为数七,即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等是也。小月为数四,即四、六、九、十一等是也。大小更以手形骨节凸凹为准,列为一图。凸处为大月,凹处为小月。自左顺序数之,八与一同在凸处,再由八月数至十二月,无少差错。此男妇老幼之所能周知者也。兹特摹出如左:(图略) 【附】国历二十四节歌 改用国历真方便,二十四节极好算。 每月两节日期定,年年如此不更变。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诸君熟读这几句,以后宪书不必看。 一月大寒随小寒,若种早稻须耕田。 立春雨水二月到,小麦地里草除玩。 三月惊蛰又春分,稻田再耕八寸深。 清明谷雨四月过,油菜花黄麦穗青。 五月立夏望小满,割麦插秧莫要晚。 芒种夏至六月到,黄梅雨中难睁眼。 七月大暑接小暑,红日如火除草苦。 立秋处暑八月过,快割膏梁玉蜀黍。 九月白露又秋分,收稻再把麦田耕。 十月寒露霜降来,黄豆白薯都收清。 立冬小雪农家闲,拿去米麦换洋钱。 只等大雪冬至到,把酒围炉过新年。【歌制于立法院张某君。《序》云:“在新历中,无论那一年,每月都有两节。从一月到六月,每月的六号同二十一号是逢节的日期。从七月到十二月,每月的八号同二十三好是逢节的日期。有时也许早一两日或迟一两日,但最多相差不过两日。】 福鼎县志卷二 地理志 冠疆界沿革表于全志,其有沿无革者,第作《地理志》,居第二,新例然也。鼎置县后无甚变动,惟县名一节,前人援据失实,致东北隅疆界分划不清,是不可以不辨。《郡志》窜浙平之鹤顶山于吾邑山川门,讹为福鼎,遂谓县命名以此,前《志》沿之,此大误也。是山距离福鼎界二十里有奇,不应拦入吾圉。邑明经江贡珍《迂园阔谈》,力诋其非,论颇痛切,但尚未明言名县果何取职者,憾焉。故家遗老相传,县名盖取《易·杂卦》“鼎新”义,谓新于福宁设一县。又云,邑诸山以太姥为著,太姥诸峰以摩霄为高,摩霄之巅状若覆釜,呼为覆鼎。“覆”音同“福”,故以“福鼎”名县。犹之治西覆船山,原以形似名建县,后易为“福全”。二说皆名正言顺,无待借助他山。而后说较长,以之指定县,斯疆界判矣。若夫县地从前所隶属,暨置县后四至八到,以及内部之分析都图,前志已详。兹悉照登,至比年来嵛山勘界,并自治划区,亦应备载。志《地理》。 福鼎全县地唐虞,夏商属扬州之域。【《禹贡》:“淮海惟扬州”闽当海澨,亦其地也。】周为七闽地。【《周礼》“职方掌七闽八蛮”郑康成注:“闽蛮之别也。”熊渠卒后,叔熊自濮如蛮,后子孙分为七姓,故谓之七蛮。《国语》:“史伯曰:闽,芈蛮矣。四八七九五六,周之所服国数。”按闽之名始见于此。】春秋为越国,战国属楚。【《史记·东越列传》:“少康封庶子无馀于越,二十传至勾践,又六传至无彊,灭于楚。越之子孙播迁海上,各为君长,朝服于楚。又七世至无诸,姓邹氏,为闽越王。”】秦为闽中郡【《史记》:“秦并天下,

文档评论(0)

1984kel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