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7.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17 (摘要版) 前 言 波澜不惊 春和景明 2016 年,全球储能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储能市场呈规模化发展趋势。与2016 年能源 市场多方博弈的状态相比,储能产业的商业化可谓波澜不惊,然而春和景明,储能产业几乎 于无声处得到了众口一辞的认可。可以预见,储能商业化不仅将撬动陷入胶着的电力体制改 革,也将撬动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整个能源领域;储能商业化不仅将改变现有市场的分 配格局,也将创造出前景无限的增量市场;储能商业化不仅使得能源革命的实现成为可能, 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016 年,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不断有新的储能政策出 台,新增储能项目持续落地,所有的国家都在利用储能技术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也在力争占 据储能产业的制高点。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开始从商业价值上认可储能,越来越多的储能技 术应用到传统电厂和新能源电站中。 2016 年,是中国 “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的电力改革在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 下艰难前行。虽然风、光、水、火之争喧嚣未定,但未来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逐步替代现 有化石能源的能源市场格局已经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储能技术作为支持传统电 力平稳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支撑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和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关 键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 2016 年,储能技术在用电侧的峰谷差价套利,电网侧储能的容量电价试行,区域微电 网上网机制以及发电侧灵活电源补偿机制的探索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体现在: 模式创新开始成为热点、传统的微电网逐步向园区供能过渡、调峰调频领域已经出现规模项 目。 2016 年,受益于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主流锂电厂商发展提速,行业开始趋于理性, 两级分化现象明显。2016 年各类技术百花齐放之后,2017 年,锂离子电池和铅碳电池两个 技术路线有望成为储能产业发展的中坚技术力量,液流电池与压缩空气储能、氢能等技术开 始出现应用规模逐级扩大的态势。 春江水暖鸭先知。2016 年,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进入储能产业,动力电池的领军厂商 备受资本市场青睐。一级市场中估值800 亿的CATL 、估值120 亿的珠海银隆只是行业代表 的缩影,二级市场中储能企业并购多发,动力电池产业已进入整合时期。首支专注于储能的 项目投资基金已经出现,光伏领域的成功有望在储能领域得到复制,多支光伏及能源基金开 始关注并试水储能。 2016 年,储能产业的上升通道已经开启,但挑战依然严峻。虽然包括“十三五”规划 在内的所有纲领性政府文件都再三强调储能产业的重要性,但依然缺乏具体政策,储能补贴 至今无法落地。电力用户习惯于传统电网电价的平稳与廉价,并不在意清洁能源和储能系统 的微薄收益,强有力的市场价格信号依然缺失。作为新兴产业,储能产业基础过于薄弱,在 产业政策、用户需求、人力资源、标准体系、设计规划、工程建设、分工协作、第三方服务 等诸多方面都有待夯实。2016 年,众多的储能厂商承受着额外的成本、风险和负债负重前 行。 2017 年,将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承载着众多期望的储能产业,将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 II 形成更多的实用技术,产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进而推动电力、交通、 建筑等众多行业的变革。 III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7 全版目录 第一章 2016 年全球储能市场发展状况 1 第一节 全球储能市场规模 1 第二节 全球储能市场应用分布 2 第三节 全球储能市场技术分布 4 第四节 全球储能市场厂商格局 5 第五节 全球储能市场地域分布 6 第二章 2016 年国际主要储能市场盘点 7 第一节 美国储能市场发展状况 7 第二节

文档评论(0)

sunach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