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种记忆研究简介
多种记忆研究简介
一、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
二、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
三、元记忆和客体记忆
四、目击证词
五、记忆“七宗罪”
一、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
一、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
定义
错误记忆:错误声明从未发生过的事曾经出现过
真实记忆:正确报告曾经发生过的事
错误和真实记忆的联系
实验程序相似:学习与再认
理论解释的共同性:内隐激活反应假设;模糊痕
迹理论等
神经生理过程的一致性:颞叶区血流量增加;
P300成分相似
共同的影响因素:关联性、学习程度
false memory
false memory
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
正确记忆的报告上,仅把错误当作方法学矫正
的对象。对于错误记忆的研究得益于1959年
Deese 的实验,他描述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但并未在记忆研究者中形成广泛的
兴趣。直到1995年,Rodiger和McDermot 的工
作才使更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对错误记忆现象寻
求更多的理解。
DRM研究范式
DRM研究范式
Rodiger和McDermott(1997)复制并扩展了Deese
的成果,形成了Deese-Rodiger-McDermott(简称
DRM)研究范型。
学习阶段: “线、别针、缝纫、锋利、尖、
刺、顶针、干草堆、痛、伤和注射”。关键诱饵
(critical lures) :“针”
测验阶段:被试接受由学习词、关键诱饵、无
关的未学习词组成的再认测验。
实验结果:对于学习词,研究者能观察到较高
的正确再认率;对于未学的关键诱饵,也能观察到
较高的错误再认率。
DRM范式的前提逻辑和理论解释
DRM范式的前提逻辑和理论解释
前提逻辑:人对事件的记忆是存在关联的,如果两个
事件之间存在语义相关或联想,那么加工一个事件的同
时就会激活另一个事件。也就是说,在DRM研究范式中的
一个重要因素即为关联性,它是能够成功引发出错误记
忆的关键变量。基于这样一种前提逻辑,研究范式中,通
常向被试呈现的是具有语义相关或某种联想的词或图片,
它们或者共同与一个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之间发生关联
(DRM范式。对于这些未学习过的关键项目的激活过程,
许多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错误记忆的解释理论
错误记忆的解释理论
Underwood的内隐激活反应假设(Implicit
Associative Response Hypothesis,
IAR)
Brainerd和Reyna的模糊痕迹理论
(Fuzzy-Trace Theory,FTT)
内隐激活反应假设
内隐激活反应假设
内隐激活反应假设认为学习具有语义相关的词表时,
通过对这些词的语义联想激活了最高语义相关词(关键
诱饵)的表征,因此会错误再认关键诱饵。Underwood并
未明确激活过程的本质,它或者是自动化的、无意识激
活;或者是有意识激活,呈现相关项目时被试想到了特
定的诱饵。
该假设中无意识激活能解释一些实验结果。如,
Gallo等(1997)以及Roediger和McDermott(1998)的实验
发现,预先警告可以减少但不能消除错误记忆效果,因
为如果这个过程是意识之下的、控制的,那么被警告的
被试应该更好地控制反应,而不会错误再认关键诱饵。
模糊痕迹理论
模糊痕迹理论
布雷纳德和雷纳德模糊痕迹理论指出,字面
(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