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题6个体的生活动调节 命题1内环境及稳态
PAGE
PAGE 9
命题角度1 内环境及稳态
基础:
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包括:细胞内液(2/3)和 细胞外液(1/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其中后者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
3.理解血浆和组织液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
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成为组织液。组织液中包括代谢废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能够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
4.理解淋巴和组织液、血浆之间物质流动的单向性
淋巴来源于组织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5.
6. 内环境各种液体的成分:水(90%)、蛋白质(7-8%)、无机盐(1%)、营养物质(葡萄糖)、废物(尿素)、气体(O2、CO2)、激素等。
常考的不属于内环境的物质有:血红蛋白,呼吸酶(胞内酶)、载体、糖原、消化酶、麦芽糖、纤维素等。
7.内环境发生与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归类
发生: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不发生:细胞呼吸、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
8.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最主要的差别: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9.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包括:①渗透压(770kPa)②酸碱度 (7.35~7.45)③温度(约37℃)。
10.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它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的渗透压越高。
1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12.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 。
13.正常人血浆pH为7.35~7.45。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1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15.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6.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7.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18、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意义)内环境的主要作用:①细胞生存的主要环境;②细胞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9. 组织水肿及原因
组织水肿是在特殊情况下,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或血浆、细胞内液渗透压降低,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中,导致水肿现象。其主要原因如下:
(1)过敏反应,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
(2)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的渗透压降低,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导致组织水肿。
(3)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最终导致组织水肿。
(4)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最终导致组织水肿。
补充:
1、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的原因是: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会增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所以当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2、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主动运输,其余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
3、麦芽糖为植物特有的二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要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吸收。
4、摄入的酸性物质过多,超出了机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限度。
5、在细胞内也能进行蛋白质的分解,例如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英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5 Unit2导学案(无答案).doc
- 英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2导学案(无答案).doc
- 英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1导学案(无答案).doc
- 英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1导学案(无答案).doc
- 英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7 Unit2导学案(无答案).doc
- 英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1导学案(无答案).doc
- 英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2导学案(无答案).doc
- 英语外研版七年级上册Module 14 Unit2导学案(无答案).doc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单元测试.docx
-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单元测试.docx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pdf VIP
- 职业生涯规划书-赵胜绪.pdf VIP
-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案.docx VIP
- 水文地质学基础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 项目2 包气带地下水.pptx VIP
- 采购需求管理办法.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PPT课件.pptx
- T_SZMS 0011-2025 实时数字示波器校准规范.pdf VIP
- 广东省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办法.pdf VIP
- 【课件】GB35181-2025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解读.pptx
- HG∕T 5955-2021 石油化工废催化剂 钼测定方法.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