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沿革 《诸病源候论》列有“产后血运闷候”,指出“运闷之状,心烦气欲绝是也”,同时根据下血多少辨证 《经效产宝》从病机证治方面论述,首次提出以烧秤锤江石令赤,淬醋熏气促其苏醒的外治法。 《妇人大全良方》对该病的症状进行描述“眼见黑花,头目旋晕,不能起坐,甚致昏闷不省人事”,并提出治法“下血多而晕者……补血清心药治之,下血少而晕者……破血行血药治之” 《景岳全书》指出本病有虚实两端,主张虚证以人参急煎浓汤,实者宜失笑散治之,并提出外治法。 《傅青主女科》在治法中增加针灸治疗,并用人参汤灌之 病例1 杨某,女,28岁,工人,2003年11月23日初诊。 主诉:新产后5日,小腹疼痛不止。 病史:患者于5日前足月顺产一女婴,产后小腹即有疼痛,但尚能忍受,自以为新产后小腹必痛,但近日来疼痛不仅未止,反而加剧,症见小腹疼痛拒按,按之有块,入夜尤甚,口中干渴,但不欲饮。面色紫暗,舌紫有瘀斑,两脉沉涩。 检查:宫底在脐耻之间。恶露量少,色黯。 中医:产后腹痛(血瘀证) 西医:子宫复旧不良伴宫内积血。 产后腹痛 目的要求: 掌握产后腹痛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主要机理 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为“产后腹痛”。若由瘀血引起的,称“儿枕痛” 相当于西医学的产后宫缩痛及产褥感染引起的腹痛。 历史沿革 本病首见于《金匮要略》,分血虚内寒、气滞血瘀、瘀血凝着,当归生姜羊肉汤一直为后世所用 《诸病源候论》列有“产后小腹痛候”,病因多责于“脏虚”,瘀血未尽遇风冷凝结所致,并有变成“血瘕”之虞。 《妇人良方大全》认为儿枕痛是“新血与旧血相搏而痛,俗称之儿枕,仍血症也,宜蒲黄散” 明代《医学入门》指出:产后腹痛,除瘀血外,更有气虚,血虚之不同。 张景岳认为新产后子宫缩复痛为生理现象,而对疼痛较剧的产后腹痛,“最当辨查虚实”,“血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无血而痛者,虚痛也”。并告诫不可妄用推逐等剂。 《傅青主女科》主“产后少腹痛”、“小腹痛”,症分血虚、血瘀二类,着重从虚实辨治,其加味生化汤、肠宁汤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冲任、胞宫的不荣而痛 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而痛 气血两虚 瘀滞子宫 病史:素体虚弱、产后失血、或情志不遂、或感受外邪史。 症状:新产后至产褥期内小腹阵发性疼痛加剧,多日不解,或有恶露异常。 检查 产科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B超检查 鉴别诊断 伤食腹痛 产后痢疾 产后尿潴留 血虚证 妇科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质稀无块。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血益气,缓急止痛。 方药:肠宁汤 瘀滞子宫证 妇科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得热痛减,恶露量少,色紫黯,挟有血块,块下痛减。 舌脉:舌质紫黯,脉沉紧或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生化汤加益母草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诊 断 辨证要点:根据疼痛的性质及恶露情况辨虚实 治疗大法:补虚化瘀,调畅气血 虚证以补为通,实证以行为通。 辨证论治 当归、熟地、阿胶、麦冬—滋阴养血 人参、淮山、甘草---健健益气生血 续断----补肝肾,通经络 肉桂----温阳通脉 肠宁汤 目的与要求 掌握: 产后病的病因病机。 产后“三审”的含义。 产后病的治疗要点。 了解: 产后病的调护。 定 义 产妇在新产后或产褥期发生与分娩或产褥 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新产后:产后1周内。 产褥期:产妇分娩后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的状态所需的时间,约需6周。 历史沿革 历代医家把产后常见病危重病概括为: 三病:病痉、病郁冒、大便难。 三冲:败血上冲心、肺、胃。 三急:呕吐、盗汗、泻泄。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 “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 三者大便难”。 病痉:产后痉证 病郁冒:产后出汗证 大便难:产后大便难 《张氏医通》: “败血上冲有三……大抵冲心者,十难救一;冲胃者,五死五生;冲肺者,十全一二”。 “产后诸病,惟呕吐、盗汗、泻泄为急,三者并见必危”。 (呕吐、泻泄不属产后病范围) 提出产后“三审” 病因病机 产时用力出汗失血 产时创伤 血溢脉外 脉道受损 离经成瘀 外感饮食房劳所伤 瘀血内阻 产后的生理病理特点:产后百脉空虚 多虚多瘀 易感外邪 亡血伤津 元气受损 产后病的诊断 依据产后生理病理特点 以四诊为基础,进行脏腑八纲气血辨证 重视产后三审 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有无恶露停滞; 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的盛衰; 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的强弱。 产后病的治疗 以勿拘于产后。亦无忘于产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