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VIP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陶显, 张正涛, 张峰, 史亚莉, 徐德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精密感知与控制中心,北京 100190 E-mail: xtao5202@ia.ac.cn 摘 要:本文介绍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的相关研究工作与发展现状,分析了暗场成像方式 下的在线和离线两种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系统,重点对检测系统存在的效率、尺寸标定、子图像拼接、适应 性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口径光学元件,机器视觉,暗场成像,损伤检测 Development of Detection Techniques of Surface Defects for Large Aperture Optical Elements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TAO Xian, ZHANG Zheng-tao, ZHANG Feng , SHI ya-li , XU De Research Center of Precision Sensing and Control,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E-mail: xtao5202@ia.ac.cn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elated to large-aperture optics surface damage detection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which is divided into online and offline systems of large-aperture optics surface damage detection under dark field imaging mode. The key issues about efficiency, size scaling, sub-image mosaic and adaptability were emphatically discussed in the existence of the detection system. Aiming at those existing problems, this paper outlines a prospect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direction of he last large-aperture optical element surface damage detection. Keywords: Large aperture optics, machine vision, dark field imaging, damage detection 1 引言 检测对检测设备的效率、分辨率和精度都提出了高要 求。大口径光学元件实物图如图 1 所示[5]。目前光 随着光学加工和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研究 学元件表面损伤检测方法大部分是基于光散射理论, 和装备制造的需要,光学系统需求的有效口径越来越 传统的表面损伤检测方法分为目视法、滤波成像法、 大,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技术限制,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