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行优势假说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小银行优势假说研究 廖海波  著 作者简介: 廖海波, 男, 四川开县人, 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研 究生。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前  言 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 面对银行业的兼并浪潮, 不少人担心 小银行大量减少会影响小企业贷款融资的可得性。 当时的一些研究 发现, 在小企业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以及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 业贷款的比例等指标上, 小银行均高于大银行, 这被认为是小银行 比大银行更加倾向于向小企业提供贷款。 由此产生了小银行优势 (Small Bank Advantage) 假说, 认为小银行在向小企业贷款上相对于 大银行具有比较优势。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小银行优势假说得到大量实证研究的 支持, 因此影响很广。 我国经济长期受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困 扰, 很多人以小银行优势假说为依据, 提出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 资难问题, 应该大力发展小银行; 还有人主张我国应该建立以小银 行为主的金融体系。 虽然小银行优势假说具有比较完善的逻辑体系, 又得到大量实 证研究的支持, 但是其产生于美国, 主要证据也是来自于对美国银 行业的研究。 其是否同样适用于中国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更为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不少不支持小银行优势假说的实 证研究。 所以, 对小银行优势假说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具有重要 的理论与政策意义。 本书分为八章。 第一章导论部分对全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在Berger和Udell提出的小企业融资可得性分析框架下, 分析 阐述了影响银行信贷决策的主要因素, 包括信息的种类、 贷款技术 和信贷基础设施。 第三章阐述了小银行优势假说的内容、 证据和已 前  言      1 有研究对其的批评, 指出了其前提假设和逻辑, 以及在观点和论证 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第四章对关系型贷款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 这 是因为在小银行优势假说中, 小银行的优势来自于使用关系型贷款 这一贷款技术。 第五章对小企业信用评分技术进行了全面考察。 小 企业信用评分技术的出现, 被认为对小银行优势假说产生了很大的 冲击。 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 小企业在信贷中 依赖软信息, 而关系型贷款是最主要的基于软信息的贷款技术。 第 六章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 信用信息来源, 可以帮助银企双方摆脱对软信息的依赖。 第七章分 析了近年来出现的大数据征信技术发展的影响。 大数据征信技术的 发展可帮助银行更高效地收集各种信用信息, 不必依赖人际交往来 收集软信息。 电子商务和大数据征信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从根本上冲 击小银行优势假说成立的前提。 最后, 本书第八章分析了基于小银 行优势假说的政策主张存在的问题, 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2 小银行优势假说研究  目  录 1  导论/ 1   11  小银行优势假说成立的前提/ 1   12  小企业信用评分技术的出现对假说的冲击/ 3   13  新技术发展对小银行优势假说的冲击/ 4       131  电子商务提高了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4       132  信用评分技术适用范围大幅度扩大/ 6       133  支撑新型信用评估方法的技术/ 7       134  新技术对关系型贷款的替代作用/ 7   14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       141  小银行优势假说成立的前提受到严重冲击/ 10       142  基于小银行优势假说的政策主张存在严重缺陷/ 10       143  政策建议/ 12 2  小企业信贷可得性问题的分析框架/ 13   21  信贷决策中收集和使用的信息及类别/ 13       211  信用分析的内容/ 14       212  信用信息种类的划分: 硬信息与软信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