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既产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菌株的鉴定及-生态环境学报.PDFVIP

一株既产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菌株的鉴定及-生态环境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12): 2035-2039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一株既产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菌株的鉴定 及降解效果 1 2 3 2* 4 1 1 刘虹 ,王航 ,汪雪格 ,刘娜 ,温钢 ,付净 ,翦英红 1. 吉林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2.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 3. 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1 ;4. 吉林化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摘要:在修复石油烃污染的环境时,多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效果,而一些微生物既能降解石油烃,又能代谢分泌表面活 性剂,从而促进油的乳化,提高油的分散程度,增大菌株和油珠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对石油烃的降解,增强修复效果。该研 究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既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的菌株 B-6 。通过观察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 16S rDNA 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了菌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及降解石油烃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B-6 初步鉴定为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菌株 B-6 的发酵液经粗提后,得到黄褐色粘稠状生物表面活性剂粗品,其产量为 2.19 g·L-1 。 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菌株 B-6 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物质。该菌株用于水中石油烃的降解,石油烃初始浓 度为 2 000 mg·L-1 -1 ,120 r·min 、30 ℃下振荡培养 5 d 后,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率达 99.13%。 关键词: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石油烃;降解;鉴定 DOI: 10.16258/ki.1674-5906.2015.12.017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15 )12-2035-05 引用格式:刘虹, 王航, 汪雪格, 刘娜, 温钢, 付净, 翦英红. 一株既产表面活性剂又高效降解石油烃菌株的鉴定及降解效果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12): 2035-2039. LIU Hong, WANG Hang, WANG Xuege, LIU Na, WEN Gang, FU Jing, JIAN Yinghong. Identification of A Surfactant-producing and Petroleum Hydrocarbon Degrading Strain and Its Degradation Efficiency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5, 24(12) : 2035-2039. 近年来,由于人类在进行石油开采、储运和生 果(马玉新等,2005 )。而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带有 产加工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的石油泄漏以及 亲水及亲脂基团的两性化合物(丁立孝等,2003 ), 含油污水的不合理排放等,致使大量的石油烃进入 具有增加有机污染物的溶解性、降低表面张力和临 环境,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杨明星等,2011 ; 界胶束浓度、增加脂溶性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 Farhad et al. ,2000 ),其污染量大且面广,危害着 (Banat ,1995;刘桂萍等,2011 ;赵辉等,2010 ) 人类的健康,给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程 等优点。目前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主要集中 金香等,2004 ;陆秀君等,2003 )。在石油烃污染 在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Albahry et al. , 环境的修复技术中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