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法院管理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序 言 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部 署,法院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2014 年7 9 2014 2018 月 日,《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 ( — )》正式发布。“四五” 改革纲要提出,要坚持以法官为中心、以服务审制工作为重心,建立分类科学、 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保障有力的法院管理制度。 现代法院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法院的实际运行看,法院内部存在两种 性质的管理:法院审判管理和法院行政管理,即法院是一个具有审判属性和管 理属性的综合体。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管理同时存在于一个组织体内,相互 依存、相互促进,所以法院的组织特征呈现出一个二元异合体的属性。法院管 理源于普通的行政管理,但由于其管理或服务的对象是法官和审判,因此法院 管理又明显区别于普通的行政管理。有行政管理就有科层,而审判则强调独立, 因此如何将行政管理的科层属性与审判管理的独立属性有效整合在一个法院组 织体系内,将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司法制度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 重大理论问题。 法院审判管理是法院为确保自身司法审判职能的实现而针对审判业务进行 的管理活动;法院行政管理是法院针对自身运行所必需的一系列内部行政事务 进行的管理活动。司法审判职能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责,而法院的运行又不可 避免地会涉及对法官及相关人员的管理、财务管理和其他一些必要的行政事务 管理,因此审判管理与行政管理是法院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法院行政管 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法院审判效率和效果的发挥,在现实中,不恰当的 行政管理有时也会对法院的依法独立审判造成影响。影响法院的司法独立或审 判独立。 完善法院管理的基本路径是,在法院这一特殊的独立体系内,严格区分法 院审判管理和法院行政管理的职能,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法院二维管理制度 体系,使审判管理制度与行政管理制度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即保证法院的“主 业”审判任务的完成,实现公平、正义,同时,完善和提高法院的行政管理制 度,使法院的审判工作高效运和运行,实现公正和效率的有机结合。 I 目 录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新时期,改善法院管理主要应当着眼于改进法院管 理的运行环节。主要包括:其一,推进法院管理的去行政化。司法体制行政化 是实现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制度障碍和观念障碍,因此司法体制改革当以改 革司法体制的行政化为核心,推进去行政化的司法改革。其二,建立健全专业 审判委员会。基于现行审判委员会制度导致直接审判缺失的司法现实,应当建 立健全专业审判委员会,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行专业审判委员会委 员的直接庭审;二是确保双方当事人知情和有权申请回避。其三,当前完善法 官遴选制度的首要任务是切实建立法官遴选的多元把关机制。构建这一机制的 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切实建立三方参与的审查机制,二是应在录用后增加六个 月的试用期。其四,在法院的管理中应当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其实质是构建法 官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的过程。法院的文化建设要以公平、公正、廉洁为核心 价值,通过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人民法院管理工作的新发展。 本书的初稿成文于2011年5 月,是笔者博士学位论文的最终成果。其后, 笔者在法院的实际工作中,持续关注着书稿中所论及的法院管理去行政化、建 立法官员额制度、健全法官遴选制度等问题,感觉当时在论文中提出的一些设 想和建议,与当前法院系统所进行的深化系统的司法改革有契合的内容和关注 点,故不断对书稿进行了多次修订。现将拙作发表,一是祈望得到社会各界专 家、学者、同仁及广大读者的指正,以促进笔者自身增进知识;二是衷心期望 与各界朋友共同推进各级法院管理逐步提升科学化水平,共同见证人民群众早 日共享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伟大成果。 郝红鹰 2015 7 17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