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训练8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docVIP

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限时训练8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福建莆田模拟)新中国的成立是一次通过革命而产生的政府变动。根据国际上的政府继承理论,因革命而发生的政府变动,新政府没有义务完全继承旧政府同外国政府签订的国际条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举措与这一理论相符的有 (  )。 ①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②“另起炉灶” 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④“不结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面临国际风云变幻而提出的,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举措”,排除④。 答案 B 2.(2013·温州八校联考)观察下列《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  )。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D.是中国坚持“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完全反映 解析 根据题干“1949年”分析,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新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重点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由此分析应选C项。A项说法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举步维艰,B、D两项在图中不能反映。 答案 C 3.(改编题) 右图是1954年6月下旬,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时,和印度总统普拉沙德(右一)、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右三)、总理尼赫鲁合影。这次访问最大的成果是周恩来提出 (  )。 A.一边倒的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的原则 D.“求同存异”方针 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等信息表明,这是中国和印度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其余三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 B 4.2012年6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访华,为进一步夯实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双方签署《中俄联合声明》,涉及能源、军事、经济、文化多个领域的合作。新中国成立之初能见证中俄友谊的史实不包括 A.毛泽东访苏 B.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C.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共同参加万隆会议 解析 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家会议,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而当时的苏联是不可能参加万隆会议的。 答案 D 5.(2013·杭州师大附中模拟)1971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班车,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样的举动 (  )。 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 B.是可笑的,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 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改善 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 解析 对特定的历史事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加以理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以体育交流为契机的,所以周恩来后来说“小球转动了大球”。 答案 C 6.(2013·郑州模拟)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不正确”,美国对中国的战略一直是“扼杀”,故D项说法不正确。“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获得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得到绝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A、B、C三项说法皆正确。 答案 D 7.(2013·淄博模拟)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  )。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解析 邓小平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原则是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符合此精神的是A项。中苏是同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排除B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香港问题是外交活动,但与材料中的“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不符,排除D项。 答案 A 8.(2013·福州四校联考)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中国外交成就时,用了三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 (  )。 ①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的新战略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 ④积极推进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