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_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整理分享 参考资料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35KV变电所主电气部分设计 专 题: 院 (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 级: 电气09-12 姓 名: 刘明远 学 号 07 指导教师: 李满 教师职称: 副教授 黑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题 目 35KV变电所主电气部分设计 来源 工程实际 研究目的和意义 选题的目的: 本次毕业设计内容为35KV变电所主电气部分设计。本次任务的主要目的在于疏通、整理大学四年来所学知识,系统地进行再学习,从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掌握所学习过的知识。培养对于各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掌握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检测大学四年来的学习成果。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110kV、220kV、330kV、500kV,1000KV。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 HYPERLINK /view/8710.htm \t _blank 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通常将35kV及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 HYPERLINK /view/1701242.htm \t _blank 送电线路。 10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 HYPERLINK /view/1701223.htm \t _blank 配电线路。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 选题的意义: 电力是当今世界使用最为广泛、地位最为重要的能源。变电所是电力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变电所是供电系统的枢纽,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安全可靠、电能质量高、经济性好,便于扩建。但是电力系统的组成元件数量多,结构各异,运行情况复杂,覆盖地域辽阔。因此,受自然条件、设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故障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各种形式的短路。为此,需要安装各种形式的保护装置,用分层控制方式实施安全监控系统,对包括正常运行在内的各种运行状态实施监控,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正常且更好的运行。 这次设计以35KV变电所为主要设计对象,分析变电所的原始资料确定变电所的主接线,通过负荷计算确定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及型号,根据短路计算的结果,对变电所的一、二次设备进行了选择和校验,同时完成配电装置的布置、防雷保护及接地装置方案的设计,最后进行有效的系统保护。 1、 掌握变电所的设计方法。 2、 完成变电所的电气设计,达到经济合理的设计要求。 3、 掌握电力系统负荷、无功功率的计算及其补偿的方法和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 4、 根据负荷分析和短路计算结果,合理选择变电所一、二次设备,力争使各种设备的选择达到经济、可靠的目的,从而提高变电所的变、配电质量。 二、国内外发展情况(文献综述) 1、数字化变电所技术是变电所自动化技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变革,对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各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数字化变电所三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符合IEC61850标准”,即数字化变电所内的信息全部做到数字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这使得数字化变电所在系统可靠性、经济性、维护简便性方面均比常规变电所有大幅度提升。 2、继电保护的未来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向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断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而使微机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 3、防雷的发展前景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在雷电活动规律、雷击线路物理过程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输电线路防雷理论体系。雷电流幅值、波形、地闪密度以及线路落雷次数对于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