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设计
设计者:张红霞
学 校:渭南高级中学
一、教学内容解析
1.课题来源
本节课内容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必修五的教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需一个课时完成。
2.教材分析及作用价值
本节课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在高考中既可以单独命题进行考查,也常常融合与相关题目中进行考查,是解决与函数类不等式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高考中几乎每年都有考查。
二、教学目标设置
由于不等式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分式不等式解法的基础,基于这样的学情,设计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以达到学生能用这节所学方法分析和熟练解决不等式相关问题的目的。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础上,用“穿针引线”的方法解一元高次不等式,并学会等价转化的方法和技能,能学以致用。
2.过程与方法
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能形象直观地展示一元高次不等式的图形解法,即“穿针引线”法,从中渗透数学中的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能用已学方法有效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前两节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通过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本节的内容是两个知识板块的整合和推广,对学生而言,不仅是知识的融合,更是能力的提升。我所带班级的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初步具备对数学问题的分析总结、合作探究能力。
四、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重难点与突破
教学重点:用“穿针引线”法求解高次不等式;
教学难点:“穿针引线”法的引出和形成。
突破措施:
(1)采用两个引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先给学生一个感官
认识,师生共同总结出解答方法和步骤,从而引出课题。
(2)抛出一个三次不等式,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3)通过学生分析,搜集学生的解题思路,并一一分析比较,最终由教师引导,
师生共同找出最佳解题方法(图像法)。同时借助于多媒体展示图像解法
的动态过程,从而给出“穿针引线”法的形象定义和解题步骤。
2.教学和学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教师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的教法和学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3.教学手段与工具设计
本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除了要使用常规的黑板、粉笔、三角板之外,还要借助投影仪和翻页笔以完美的动态展示ppt和几何画板的图像.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复习引入
借助于学生以前所学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像解法,顺其自然地引入本节课题.
两个引例的解法:
图1 图2
学生口答
师生归纳总结:
求根
画图
找解
新课讲授
让学生体验“穿针引线”法的形成过程及方法的应用.
例1是本节最重要的一个例题,是本节课的关键,理应重点详细分析和解答.
例2和例3是例1的变式,重点考查学生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数学结合的思想.
三个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并借助于几何画板作动态图像:
例1发散学生思维
收集思路
教师点评
看图析题
例2随机抽取两名同学板演在黑板上师生点评
例3由师生共同分析,学生独立完成解答过程
探究合作
检测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水平和应变能力
两个较复杂问题的研究:
学生思考
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师生共析
课堂检测
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学生掌握的程度.
学生独立检测,
师生共同对照答案
课堂小结
回顾知识和方法.
知识: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方法:等价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
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布置
让学生加深巩固本节所学知识、方法
学以致用
教材87页第8题;
自编一道可用“穿针引线”法求解的题,与 同桌交换解答;
思考题:
教师布置
学生标记
六、教学评价设计
1.对学生当场回答的问题进行即时评价;
2.对学生黑板上的板演进行详细点评;
3.通过课堂检测环节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效果评价。
七、板书设计
标题: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思路一:(学生分析,教师板书)
思路二:(学生分析,教师板书)
思路三:(师生同析,教师板书)
解:
求根
画图
找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61年Nirenberg和Mattheai用酶促合成尿嘧啶核苷酸多聚物.PPT
- 2003天津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指引.DOC
- 2003年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征订启示-KNX中国.DOC
- 2006年下半年北京地区动物质量检测结果汇总.DOC
- 2007级精品课程-武昌理工学院.DOC
- 2007年美术书法招生计划-珠海进出口商会.DOC
- 2009年浙江节约纸张保护环境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方案.PDF
- 2009成果奖励办法-海南大学.DOC
- 2010常州领军型创业人才创业计划书格式.DOC
- 2009西城区青少年赴内蒙阿尔山环保科技探究夏令营.DOC
- 2025年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开封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云南省思茅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河南省焦作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福建省龙岩单招(语文)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最新.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