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6) 总之,在以有机生油为主调的今天,对出现无机生油论或二元论的论调,大家不必大惊小怪,大家心平气和地开展学术讨论.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经常有人们以为是千真万确的知识, 后来被认为是错误的。 例如“天园地方”,“太阳绕着地球转”,是人们直觉的“真理”,统治了上千年的人类的认知过程。 关于热与火的本质,中国在很久以前都以为火是一种元素,与金木水土组成了万千世界。在希腊古老文化中也是如此,后来提出“燃烧素”的概念,用它解释为什么东西会燃烧,会发热。这种思想又统治了几个世纪,直到后来拉瓦锡证实了燃烧是一种氧化作用。又直到分子动力学的兴起,才搞清楚温度和热是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所造成,并没有“火”这种元素。 生命的起因直到今天我们还不清楚。因而关于油气的生成理论存在不同的学说也是在所难免,我们不能认为有机生油理论己经不容争辩了。 Gas Hydrates 可燃冰,1个体积单位的可燃冰可以分解为164个单位的天然气及0.8个单位的水,也就是说1立方米的可燃冰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国际间公认全球的可燃冰总能量,是地球上所有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2至3倍。 目前还能观察到天然气在不断逸散,可见其总量是十分巨大的。这更难用现有的生油理论加以解释. 理论依据: (1) 没有任何岩石可以阻挡天然气以分子状态扩散; ------------戴金星 (2) 水合物大多赋存于第四系新地层中,孔隙度达到30-40%,幸亏它与水分子结成较牢固的结晶,才不止于散失太快。但是客观上存在一系列因素,使甲烷气还是以一定的规模在扩散。不可能不扩散,即使泥质岩也是如此,只是泥岩隔层中扩散减慢。 (3). 事实上在水合物上方合成孔径声纳已观测到声波(12KHz)的天然气扩散团,在海水中上升,见图 ---- ODP 204 航次资料 李荣株 深海中水合物分布区上方的天然气不断向上逸散。 SAS ---- Synthetic Aperture Sonar 合成孔径声纳 逸散CH4气柱高达475-500m米。 ---- ODP 204 航次资料 能够燃烧的冰 ---- ODP 204 航次资料 “不断散失与不断补充的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或“流动着(动态平衡中)的水合物”Gas Hydrates in Dynamic Equilibrium Stream 李庆忠 2004年12月 (4). 东海的BSR做波阻抗反演后,发现游离态的气 Free Gas(见图) ,赋存于一个斜坡上的薄层中,这是不能持久的,它必然是正在流动、补充着的天然气。 一般的气-水界面应该是平点,即使有泥岩隔层, 也应该是平点(二连阿尔善油田,莺歌海东方1-1气田)。 ---- 海地所 吴志强 我国 东海存在天然气水合物 ---- 青岛海地所资料 通过地震资料波阻抗速度反演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固态的水合物分布区,及游离气存在的位置。 ---- 海地所 吴志强 我国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所作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剖面 (积分地震道)有着极好的地质效果. 常规的天然气藏其气水界面为严格的水平面,称反射”平点”. 造成稳定水合物中甲烷不断分解及向上迁徙的机制有: 温度的上升,深海海流的改变造成洋底温度改变; 2. 压力的下降(主要是海平面下降) ; 3. 孔隙里水中的溶解态甲烷只要稍微减少到饱和溶解度之下,即使温、压条件都符合水合物稳定条件,由于浓度差异,水合物也会自动分解; 4. 甲烷以分子状态向上方持续的扩散作用; 5. 断层、裂隙等自由通道造成甲烷的容易逸出; 6. 构造活动(包括地震及滑坡)。 ( 22 ) 何谓低熟油? 搞生油研究的人最近提出一种创新的思路,就是我国东部松辽等盆地及西部柴达木盆地存在着不少“低熟油”的资源。 何谓低熟油?------我理解便是不够进生油门限的(镜煤反射率Ro小于0.5的)条件下生成的油。传统的生烃理论认为Ro低于0.5的源岩不能生成工业油气。那末,既然不够进生油门限,为什么不怀疑一下有机生油理论本身的可靠性呢? 持有机生油论的人的直观想法是:既然这里已经找到了油,而这里的“生油层”的Ro又不够0.5,那末结论只能是Ro小于0.5的也能生油。然后把这个当成结论,再去分析低熟油的所谓特点。这是一种简单的形式逻辑思维方法。旧的理论解释不通就来一个新名词------“低熟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