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申韩第五十六(信达雅翻译).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申韩第五十六 御史御史曰:“待周公而为相,则世无列国。待孔子而后学,则世无儒、墨。夫衣小缺,祭裂可以补,而必待全匹而易之;政小缺,法令可以防,而必待《雅》、《颂》乃治之;是犹舍邻之医,而求俞跗而后治病,废污池之水,待江、海而后救火也。迂而不径,阙而无务,是以教令不从而治烦乱。夫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故吴子以法治楚、魏,申、商以法强秦、韩也。”知 御史桑弘羊说道:“如果宰相宁肯空缺也要留给周公那样的圣贤,那么世上的列国就会因为无宰相辅佐治理而早早灭亡。假若必须是孔子那样的至圣先师人们才肯去就学,那么世上就没有儒生墨生了。如果衣服有一个小缺口,撕一块裂布就可以补上,却非要用整匹布来做一套新的;又如国政有所缺失,完全可以用律法政令来弥补,而非要按《雅 》、《颂》的要求变更国本然后再去治理;这就如同身患急症却舍弃近在咫尺的医生,而去求千里之外的名医俞跗来治病,如同火情危机,却不肯用池塘的脏水,非要引江海之水来救火。宁愿绕远也不走直路,空谈治国却不做实务,正是因此才导致国家文教政令不顺,政府治理纷繁乱杂。那些善于为政的人,有弊及时修补,有漏洞及时堵塞,吴起因此使楚国魏国大治,申不害、商鞅因此使秦国、韩国强盛。 文学文学曰:“有国者选众而任贤,学者博览而就善,何必是周公、孔子!故曰法之而已。今商鞅反圣人之道,变乱秦俗,其后政耗乱而不能治,流失而不可复,愚人纵火于沛泽,不能复振;蜂虿螫人,放死不能息其毒也。烦而止之,躁而静之,上下劳扰,而乱益滋。故圣人教化,上与日月俱照,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文人学士说道:“有国之君,拣选众人而任用其中的贤能之辈,治学的人博览诸子百家学说而择其善者而从之,何必非得是周公、孔子那样的不世出的圣贤。所以才只说以周公、孔子的言行为法。商鞅违反圣人之道,变更扰乱秦人的风俗,致使秦国后世政治内耗动乱不断而一直无法修治,传统的源流一旦断失就很难重新接续,等到愚氓陈胜在大泽举火造反,天下景从,秦室最终也没能重新振兴。恰如毒蜂虿虫蜇人,纵使驱逐弄死毒蜂虿虫也不能清除其遗毒。烦乱就让其停下来,躁动就让其静下来,而不闻其根本,属于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只会让上下都会劳碌烦扰,而乱象更加滋生。所以圣人教化人民,上如同日月一样光照万民,下与天地一般覆载万物,怎么会屑于缝缝补补呢。 御史御史曰:“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益滋。大河之始决于瓠子也,涓涓尔,及其卒,泛滥为中国害,菑梁、楚,破曹、卫,城郭坏沮,蓄积漂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令孤寡无所依,老弱无所归。故先帝闵悼其菑,亲省河堤,举禹之功,河流以复,曹、卫以宁。百姓戴其功,咏其德,歌‘宣房塞,万福来’焉,亦犹是也,如何勿小补哉!” 斋 御史桑弘羊说道:“衣服破了不补,缺口就会越来越大,堤防漏了不堵塞,漏洞也会越来越大。汉武帝时,黄河从瓠子河处决口,刚开始只是涓涓细流,到到最后却泛滥成为洪水危害整个中原,淹没了梁地、楚地的庄稼,冲毁曹地、卫地的城镇,城墙被泡坏塌方,百姓的积蓄被洪水冲走,庐舍房屋倒塌倾圮,人们只能栖居在树上,孤儿寡妇无人依靠,老弱病残无处可归。所以先帝怜悯哀痛洪灾,效仿大禹,御驾亲自到黄河大堤视察治水,令重臣率将卒数万人将决口堵塞,并在其上筑建了宣房宫,泛滥的黄河重归河道,曹地、卫地才得以再获安宁。百姓感恩先帝(汉武帝)的功劳,歌颂先帝的大德,唱道:‘宣房塞,万福来。’治国也同此理,怎能不防微杜渐,见过小补呢?” 文学文学曰:“河决若甕口,而破千里,况礼决乎?其所害亦多矣!今断狱岁以万计,犯法兹多,其为菑岂特曹、卫哉!夫知塞宣房而福来,不知塞乱原而天下治也。周国用之,刑错不用,黎民若,四时各终其序,而天下不孤。《颂》曰:‘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此夫为福,亦不小矣!诚信礼义如宣房,功业已立,垂拱无为,有司何补,法令何塞也?” 主文人学士说道:“黄河瓮口大小的决口,任其自流也会破坏千里之地,何况礼仪有缺呢?其祸害也非常多呀。如今一年的刑案数量就有几万,犯法案件层出不穷,这灾祸可不只是限于曹、卫两地啊。知道堵住宣房宫之地的决口而福来,却不知道堵塞乱源才能天下大治。西周采用治本之道,堵塞乱源,刑具弃置不用,黎民欢欣,春夏秋冬四季都可以按时劳作休息,普天之下都没有孤老无依的人。颂曰:‘绥我眉寿,介以繁祉。’这福分,可不小了啊。要是像堵塞宣房宫决口那样卖力地推行礼仪治国,功业早已成就,垂拱而天下大治,相关部门还有什么可以小补的,法令还有什么可以去堵塞的。 御史御史曰:“犀铫利鉏,五谷之利而间草之害也。明理正法,奸邪之所恶而良民之福也。故曲木恶直绳,奸邪恶正法。是以圣人审于是非,察于治乱,故设明法,陈严刑,防非矫邪,若隐括辅檠之正弧刺也。故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无法势,虽贤人不能以为治;无甲兵,虽孙、吴不能以制敌。是以孔子倡以仁义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