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课件感染.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定义 外科感染是指1.发生在外科疾病或2.外科操作导致的、3.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 包括坏死性软组织感染、体腔感染(腹膜炎、脓胸),器官与组织的局限性感染(脓肿),以及与创伤、手术等相关的感染。 感染的分类 (一)按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归类 1.非特异性感染(nospecific infection)即化脓性感染,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2.特异性感染(Specific infection)由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特殊细菌引起,病程演变和治疗处置上与化脓性感染不同,可以引起较为独特的病变。 (二)按病程区分 1.急性感染 病变以急性炎症为主,进展较快,一般在发病3周以内。 2.慢性感染 病变持续达2个月或更久的感染。一部分急性感染迁延日久,炎症转为慢性,但在某种条件下又可急性发作。 3.亚急性感染 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一部分由急性感染迁延形成;另一部分是由于病菌的毒力虽稍弱,但有相当的耐药性,或宿主的抵抗力较低所致。 (三)按感染范围区分 1.局限性感染; 2.弥漫性感染。 (四) 按发生条件归类 1.原发性感染、继发性惑染; 2.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3.条件性(机会性)感染; 4.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 5.医院内感染等。 外科感染发生的因素 外科感染的发生与 1.致病微生物的数量与毒力(病菌毒素,包括外毒素、内毒素和胞外酶) 2.感染途径 3.被感染者的抵抗力(局部、全身) 有关。 常见致病菌的特点。 (一)非特异性感染的致病菌 P253 (二)特异性感染的致痛菌 有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梭状芽孢杆菌、炭疽杆菌等。 (三)其他惑染的致病微生物 重要的有:①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②真菌(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放线菌)等。 (四)寄生虫 有阿米巴原虫、蛔虫、血吸虫等。 人体易感染的因素 1.局部情况 ①皮肤粘膜的完整性;②皮肤粘膜、局部组织是否有病变;③局部组织血流障碍或水肿、积液、缺氧等;④异物与坏死组织;等。 2.全身性抗感染能力降低 ①使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急性疾病、创伤;②慢性疾病;③严重的营荞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白血病或白细胞过少等,使病人易受感染;④使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接受抗癌药物或放射治疗,使免疫功能显著降低;⑤高龄老人与婴幼儿抵抗力差,属易感人群;⑥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艾滋病)的免疫障碍等。 3.条件性感染 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在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冶疗感染过程中,原来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菌株如金黄葡萄球菌、难辨梭菌或白念珠菌等大量繁殖,致使病情加重。这种情况称为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感染的演变 取决于病原菌的毒性、机体抵抗力及治疗措施是否及时、正确,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炎症好转:药物治疗有效,免疫系统能较快清除细菌。 局部化脓:人体抵抗力占优势感染局限化,形成脓肿。 炎症扩展:病菌毒性大、数量多或(和)宿主抵抗力明显不足,引起菌血症和脓毒血症。 转为慢性炎症。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非特异性感染的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特异性感染的特殊表现 2.全身症状 3.器官—系统功能降碍 感染的诊断 导致感染的因素(1.外部——致病因素如外科操作等;2.内部——免疫力低下、菌群失调等) 外科感染典型的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及发热可基本确诊。 感染侵及某一脏器时可出现该脏器或系统功能异常。 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常具有确诊意义。 脓液或病灶渗液的涂片染色检查、细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能明确病因。 要做到: 定性——是否有感染? 定量——1.什么部位感染?2.什么致病菌?3.致病菌对何种抗生素敏感? 预防外科感染 1.杀灭病原体和严格清创的规范化和手术中的无菌操作;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持完好的局部抵抗力(包括妥善处理伤口等); 4.提高机体抵抗力、慢性疾病的治疗; 5.必要时正确使用预防量抗生素和特异性免疫疗法的及时使用等。 外科感染的治疗 ㈠ 局部处理 ㈡ 全身治疗 ㈢ 合理使用抗生素 ㈣ 对症处理 在未明确致病菌前,先按临床诊断、病灶部位、脓液形状等估计病原菌种类,同时留取具有代表意义的病灶标本送细菌培养(必要时做特殊培养)+药敏试验,选用广谱抗生素 ;当细茵培养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