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ll麻痹经典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以急性起病的周围性面瘫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疾病。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面神经的生理特点 面神经的生理特点 面神经炎的发病特点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病前受凉吹风史,少数患者病前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一侧或双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之周围性面瘫(小脑桥脑角、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面神经炎的诊断要点 面神经炎的病因病机 面神经炎的辨证要点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面神经炎的辨证用药 牵正散加味: 羌活 防风 双 钩 荆 芥 地龙 全蝎 蜈 蚣 白附子 细辛 僵蚕 路路通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治法: 祛风通络、疏调经筋 穴位: 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少 阳经腧穴为主。 阳白、四白、太阳、迎香、 地仓、颊车、牵正、颧髎、 翳风、合谷。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针刺方法: 阳白透刺鱼腰、攒竹、丝竹空; 地仓透刺颊车或透牵正; 迎香透刺上迎香或四白; 颊车、牵正透刺太阳或迎香; 四白、太阳、牵正直刺; 颧髎、翳风、合谷直刺。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随证加减: 风寒证加风池、外关; 风热证加风池、曲池; 抬眉困难加攒竹; 鼻唇沟变浅加迎香; 人中沟歪斜加水沟; 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体虚者加足三里、三阴交。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皮肤针法: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温针灸法: 适用于风寒型及正虚型。取颧髎、下关、曲池、三里、外关、合谷等穴,行温针灸;或悬灸面部。注意防烫伤。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拔罐疗法: 适用于风寒型和正虚型。用小号火罐行面部闪罐。以温热舒适、不留罐印为度。注意防烫伤。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穴位注射: 取患侧阳白、四白、颊车、地仓,太阳、牵正、下关、迎香、翳风及曲池、足三里,选维生素B12或加兰他敏注射液,面穴0.2-0.3ml/穴,体穴1~2ml/穴。每次取2~3穴注射,隔日一次。适用于各型各期。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敷贴疗法: 取患侧太阳、颊车、地仓、颧髎、牵正、下关、阳白等穴。 将马钱子锉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次; 或蓖麻仁捣烂加麝香少许,取绿豆粒大一团,贴敷穴位上,3~5日更换1次; 或白附子研末,加冰片少许做面饼,贴敷穴位。每日1次。适用于早期或恢复期。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电针疗法: 颊车与地仓、阳白与四白各为一组,各接电极一头,以断续波刺激10~20min,通电15分钟,通电量以面部肌肉轻微跳动为度。电针宜于后期使用,急性期多不宜使用。适用于恢复期及发病时间较长者。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针灸推广技术: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适应于各期周围性面瘫神经麻痹。 无特殊禁忌症。 治法:疏调经筋 主穴: 阳白四透; 太阳透地仓; 颧髎; 地仓与颊车之间 阳明经筋排刺。 手法:施捻转泻法。 配穴: 闭目露睛加四白两透、睛明; 口歪甚者加下关; 面瘫初起加风池、翳风、对侧合谷。 配穴: 四白两透:一穴两针,针尖与表皮成15°角,分别针向目内眦、目外眦,进针1寸,施捻转泻法。 四白: 配穴: 睛明:直刺0.5寸,不施手法。 下关:直刺1寸,施平补平泻手法。 配穴: 风池:进针1寸,施捻转泻法; 翳风:直刺1寸,施捻转泻法; 合谷:直刺1寸,施捻转泻法。 针刺体位: 要求穴位充分暴露,肌肉充分放松,体位舒适安稳,且能保持持久。 针刺操作: 诸穴均每日针刺一次,留针20分钟。 关键技术--透刺方向: 太阳透地仓:进针后透刺2.5寸。 阳白四透:一穴四透,分别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 四白两透:一穴两针,分别针向目内眦、目外眦; 要点 针刺手法应轻柔,防皮下出血。 透穴切不可穿透皮肤,以免增加痛感、感染及患者恐惧感。 注意缓慢起针,并按压2-3分钟。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要点: 初期宜轻刺浅刺,手法不宜过重过强,可配合温针、悬灸、梅花针叩刺,慎用电针。 恢复期可取透穴刺法,手法柔和,可加灸法、穴注、梅花针等方法。手法多行平补平泻法。 后期可酌情使用电针、刺络拔罐、穴位注射等。 愈前期可患侧健侧同刺。 面神经炎的针灸治疗 注意面瘫发病经过的询问及鉴别诊断。 注意面瘫

文档评论(0)

wdj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