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反转录病毒.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六章 反转录病毒 Retroviridae 是一组含有反转录酶 的RNA病毒 反转录病毒的共同特性 p291 有包膜,球形,直径80-120nm,有刺突 核酸为两条相同的 +ssRNA(二聚体) 核心含反转录酶 具有3个结构基因--gag、pol、env 和 多个调节基因 复制要形成DNA中间体,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成前病毒,且可随细胞分裂而进入子代细胞内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是 AIDS的病原体,其特征 传播迅速 进行性损伤免疫系统直至崩溃 高致死率 分为两型 HIV-1、HIV-2 地理分布不同 HIV-1呈世界性流行,HIV-2呈地方性(主要在西非),我国在新疆、上海等地也发现HIV-2 毒力不同 HIV-2﹤HIV-1 耐药性不同 HIV/AIDS流行概况 一、 生物学性状 外形 球形,直径100~120nm 核心 两条+ssRNA构成双体结构,含反转录酶 核衣壳为D型粒子,有双层壳膜 外层为内膜蛋白(P17) 内层为衣壳蛋白(P24) 包膜为脂质双层 表面有糖蛋白--刺突 gp 120 gp 41 2. HIV的基因结构与编码蛋白 病毒基因组 基因组全长9.2kb 两端含长末端重复序列( LTR) ) 3个结构基因(env 、pol 、gag) 6个调节基因(tat rev nef vif vpr和vpu) 3. HIV的复制 以病毒RNA为模板,经反转录酶作用,产生负股DNA,构成RNA:DNA中间体 由RNaseH水解除掉亲代RNA后,由负股DNA复制正股DNA 双股DNA进入核内,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形成前病毒 病毒活化时由DNA转录形成病毒RNA和mRNA,在核蛋白体上转译病毒结构蛋白,再与病毒RNA装配成子代病毒 出芽释放 4.病毒变异 高度变异性,其中env基因变异率最高 env编码的包膜糖蛋白gp120有5个变异区和6个恒定区 变异区的AA序列高度变异—影响与宿主细胞的亲嗜性和病毒的抗原性 根据env基因序列将HIV-1分为8个亚型 各型分布因时间、地区、人群不同而异 变异-逃避宿主免疫系统对病毒清除 5.培养特性 HIV感染的宿主范围狭窄 仅感染表面有CD4受体的细胞 动物模型是恒河猴和黑猩猩 症状与人的AIDS不同 6. 抵抗力 HIV对热敏感 56℃30min灭活 但在室温保存7天,仍保持活性 对消毒剂敏感,0.5%次氯酸钠、0.1%漂白粉、70%乙醇、0.5%来苏能灭活病毒 WHO的标准 100°C 20min 高压蒸汽灭菌法20min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 HIV者和AIDS患者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输血、血制品 注射器、开放性伤口 性传播-同性或异性 垂直传播-胎盘、产道、哺乳等 传播途径 静脉吸毒 (二)HIV的感染过程 侵入过程 主受体:与gp120结合 辅受体: CCR5/CXCR4—使病毒gp41伸入靶细胞膜—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进入细胞 CCR5基因内32个碱基缺失的等位基因携带者,对HIV的感染有非常强的抵抗性 阻止CCR5和M-定向性病毒的结合,能预防HIV感染,阻止疾病的进展 AIDS的标志性疾病 神经细胞的损害 (四)HIV的免疫应答 ∵ 中和抗体-不能清除体内病毒 ∵ ∵细胞免疫-CD4+细胞被大量破坏 不能控制病毒复制 ∵ ∵ ∵ HIV不断变异--逃逸免疫作用 ∵ ∵ ∵ ∵ 病毒基因整合于细胞染色体 使宿主细胞长期呈“无抗原”状态 ∴ HIV可在体内活跃复制—长期慢性感染 三、微生物学检查 疫苗研究的困难在于: ● 抗病毒治疗 鸡尾酒疗法的组合 ●药物疗效评价 1986年以前--以症状改善 1986年-1990年--症状+CD4细胞计数 1990年以后--症状+CD4+病毒载量 第二节 人类嗜 T 细胞病毒 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 * 属于RNA肿瘤病毒亚科 * 感染细胞不引起CPE * 可使细胞转化--诱发肿瘤 分为 HTLV-1型 HTLV-2型 两者的基因组同源约50% 一、生物学性状 球形,100~ 120nm 典型逆转录病毒结构 有包膜 包膜上有gp120蛋白 衣壳是由p24和p18构成 两端有LRT 基因结构与HIV相似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播途径 水平传播:可通过输血、注射、性接触等方式 垂直传播:通过胎盘、产道和哺乳等途径在母婴间 所致疾病 HTLV-

文档评论(0)

lx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