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培优二轮优课件精讲义优习题专题三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第一部分第11讲.pptx

2019高考历史培优二轮优课件精讲义优习题专题三中外现代文明的演进第一部分第11讲.ppt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讲 当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及发展——二战后的世界阶段考查角度命题预测政治文明(2018·江苏单科,19)欧洲一体化的影响1.(选择题)美苏冷战的表现及影响。2.(选择题)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加强。3.(非选择题)多极化趋势的表现和各种政治力量在世界格局中的作用。(2016·江苏单科,23)美苏冷战的内容、表现及影响(2015·江苏单科,20)不结盟运动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014·江苏单科,19)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及其特点经济文明(2018·江苏单科,18)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及意义1.(选择题)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背景及表现。2.(选择题)欧洲一体化。3.(选择题)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4.(非选择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影响(2018·江苏单科,20)经济全球化的利弊(2017·江苏单科,19)经济全球化趋势(2016·江苏单科,20)欧盟与欧洲一体化(2015·江苏单科,19)斯大林模式下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2014·江苏单科,20)对经济全球化的评价思想文明??[主干排查]一、政治上: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的形成(2)表现国家美国苏联政治“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遏制苏联扩张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北约:1949年成立,属于军事政治集团华约:1955年成立,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3)影响: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2.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走向联合的欧洲③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2)日本的崛起(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背景:面对美苏冷战,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第三世界国家主张团结起来,互相支持。②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③宗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④作用: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4)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3.“冷战”后的世界局势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①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②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③影响: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 (2)“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①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①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②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但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4)多极化趋势加强①美国极力构建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②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③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④俄罗斯致力于恢复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⑤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二、经济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背景: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②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③特征: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④影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以美元为中心,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①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②影响:使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2.苏联的经济改革 (1)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2)概况?内容评价赫鲁晓夫改革①农业: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农庄和农场的自主权;提倡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②工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承认物质利益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戈尔巴乔夫改革①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②调整所有制结构经济改革转向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黄金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盛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滞胀”现象:指经济停滞或下降,通货膨胀。各国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步出现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2)建立“福利国家” ①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②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 ③评价:有利于社会稳定,也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4.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5.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6.世贸组织与中国 (1)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2)2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