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3
附件:
推荐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公示内容
1.项目名称:音乐电针与脉冲电针干预抑郁症的机制研究
2.候选单位(含排序):北京中医药大学
3.候选人(含排序):李志刚、莫雨平、姚海江、宋洪涛、唐银杉、滕金艳、邓晓丰、李昱颉、许安萍、王鑫、李可
4.项目简介(与申报推荐书中“项目简介”一致):
抑郁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类疾病,医学杂志《柳叶刀》曾报道,称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其中抑郁障碍人群排名第一,预计达到6100万。而北京更是中国抑郁症的高发城市,其发病率高、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成为威胁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本项目致力于探讨不同电针对抑郁症的疗效机制,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方法和新途径,为音乐电针开拓新的治疗领域,有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
研究表明,抑郁症存在额叶及边缘系统包括海马、下丘脑等的代谢异常。而代谢组学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门新的组学技术,通过对生物体内代谢物动态多参数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寻找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互关系。本团队候选人前期参与并主持电针治疗抑郁症等相关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工作基础深厚,因此,此次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不同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代谢组学影响的实验研究》展开。
本项目以脉冲电针及音乐电针为干预手段,利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应激造模方法复制大鼠抑郁模型,通过尼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研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血清及脑-肠轴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细胞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谷氨酸代谢产物及神经肽含量的影响,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不同电针干预抑郁症的分子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抑郁症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提示脉冲电针和音乐电针均可逆转慢性应激所造成的抑郁大鼠不同脑区神经元及主动脉血管内皮的损伤,并且能提高慢性应激大鼠中枢、血清等部位相关神经递质、神经肽的水平,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之一。且在改善某些代谢物及递质情况方面,音乐电针疗效最全面。在对慢性应激大鼠的抑郁状态的多个环节进行整合的作用效果音乐电针治疗要优于脉冲电针。
以上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 SCI 论文(含摘要)2 篇(影响因子分别为:1.88及1.518),核心期刊21篇(最高单篇他引次数:45次),会议论文6 篇,9篇论文在SCI数据库中共被引用次15次,其中他引13次,19篇论文在CNKI-CCD数据库中共被引用232次,他引193次,共培养博士3名,硕士2名,项目实施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的优越性,形成了稳定的科研合作团队。
本研究支撑了音乐电针对抑郁症的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抑郁症开辟了新的途径,并拓宽了音乐电针的治疗适应症。
5.相关证明材料:
公示单位(盖章):
2018年 0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