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抗体的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意义.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线粒体抗体 临床意义:AMA-M2对PBC具有诊断意义。 AMA亚型与疾病的相关性: AMA-1:梅毒、干燥综合征 AMA-2:PBC AMA-3:药物性红斑狼疮 AMA-4:PBC与AIH重叠 AMA-5:SL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MA-6:异烟肼引起的药物性肝炎 AMA-7:AIH AMA-8:AIH、闭塞性血栓性血管炎 AMA -9:药物性肝炎 AMA-10:SLE 分裂期细胞阳性 染色体阳性---染色体相关抗体,相关疾病? 纺锤体纤维阳性---纺锤体纤维抗体,如燕麦细胞型支气管肺癌 中间体阳性---中间体抗体,相关疾病? 细胞两极阳性---中心粒抗体,相关疾病? 着丝点阳性---抗着丝点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ACA) 荧光模式: Hep-2:细胞核细的、相同大小的颗粒荧光,分裂期颗粒荧光带状位于细胞中间。 肝组织片:分布于细胞核的10~20个颗粒,荧光弱,易被忽略。 抗着丝点抗体 自身抗原:着丝粒中的三种不同的蛋白质:着丝点蛋白A、B、C,主要抗原为着丝点蛋白B。 临床意义:对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亚型(CREST综合征)有诊断意义。阳性率80~95%。还可见于PBC、SS等。 器官/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抗平滑肌抗体 抗角蛋白抗体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 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 抗肝特异性蛋白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cANCA 荧光模式: 猴肝:肝血窦区粒细胞强荧光,而肝细胞阴性。甲醛固定的中性粒细胞:胞浆内粗大到细的荧光颗粒。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 自身抗原:为丝氨酸蛋白酶-蛋白酶3(PR3)。该靶抗原为可溶性蛋白,存在于正常中性粒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中。 临床意义:cANCA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见于Wengener’s肉芽肿,约占ANCA阳性率的80~95%。cANCA被认为是活动性Wengener’s肉芽肿和微多动脉炎的特异和敏感的标志性抗体。还见于Churg-Strauss综合征。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pANCA 荧光模式: 乙醇固定的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周围平滑的带状荧光,细胞核阴性。 猴肝:肝血窦区粒细胞强荧光,而肝细胞阴性。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 自身抗原:主要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其他抗原还有白细胞弹性蛋白酶,组织蛋白酶G、溶菌酶及乳铁蛋白等。 临床意义: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可见于Wengener’s肉芽肿、微多动脉炎、Churg-Strauss综合征、炎性肠病、自免肝、系统性风湿病(RA、SLE、SS、PM/DM)。 抗平滑肌抗体(SMA) 荧光模式: 大鼠胃组织,呈现肌膜、黏膜肌层和肌膜腺体间收缩纤维的明显细胞浆荧光 。 大鼠肾组织,肾小管细胞内原纤维、肾小球膜细胞及血管肌层的荧光。 抗平滑肌抗体(SMA) 自身抗原:主要的靶抗原为肌动蛋白,肌动蛋白可以单体(G-肌动蛋白)或聚合体(F-肌动蛋白)形式存在于微丝中, F-肌动蛋白自身抗原与自免肝关系密切,而G-肌动蛋白自身抗原则与酒精性肝硬化有关。 临床意义: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PBC、酒精性肝硬化。 抗角蛋白抗体(AKA) 荧光模式: 大鼠食管,仅限于上皮角质层的较强的线性分层的均质荧光。 抗角蛋白抗体(AKA) 自身抗原:丝聚蛋白(filaggrin)为AKA的靶抗原。 临床意义:见于RA,阳性率36~59%,特异性95~99%。还是一个潜在的预后标志,高抗体滴度可能预示着较严重的RA类型。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 有三种荧光模式: LKM-1:肝细胞胞浆明显荧光,呈细颗粒到均质状,肾脏近近端肾小管有荧光。 LKM-2:门静脉周围的肝组织荧光比其他部位强,肾脏近近端肾小管有荧光。 LKM-3:肝和肾均为阴性,灵长类睾丸间质细胞荧光明显。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 自身抗原: LKM-1:细胞色素P450 Ⅱ D6,为50KD蛋白。 LKM-2: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药物替尼酸的结合部位 LKM-3: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为55KD蛋白。 临床意义:自免肝按血清学分型可分为三型 Ⅰ型:出现ANA、SMA、肝细胞膜抗体(LMA抗体)为特征。 Ⅱ型:以出现LKM抗体为特征。 Ⅲ型:以出现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抗体)为特征。 LKM-1为Ⅱ型自免肝的血清学标志。LKM-3抗体见于10~15的慢性丁型肝炎患者。 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 荧光模式: 肝细胞膜的线性荧光。 抗肝细胞膜抗原抗体(LMA) 自身抗原:肝细胞膜抗原,可能为26KD蛋白。 临床意义:为非疾病特异性,最常发生于病毒性及原发性自身免疫性肝炎Ⅰ型,在非肝病患者,其发生率较低。 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SLA) 荧光模式: 猴肝组织上,肝细胞明显荧光,呈细颗粒到均质溶

文档评论(0)

xfnz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