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讲麻黄汤及类方应用研究进展.ppt

课件:第讲麻黄汤及类方应用研究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1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讲麻黄汤及类方应用研究进展.ppt

* 讨论 观点一:非仲景方。 柯韵伯“六经方中,有不出于仲景者,合于仲景,则亦仲景而已矣,若此汤其大谬者也。……且用药至十四味,犹广罗原野,冀获一兔,与防风通圣等方,同为粗工侥幸之符也”。 《金匮玉函经》《千金翼方》均载此方。 王焘《外台秘要》第一卷引《小品》注云“此仲景《伤寒论》方。” * 从357条原文所述证候来看,确实极为复杂,用药过简难以兼顾。 尤在泾析“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虚实寒热混淆不清,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故难治。” 临床的确有这种情况。特别复杂的病情,往往是因同时患有几种疾病,治疗不得不多方兼顾。 * 病案举例 陈逊斋治李梦如子因患伤寒误用下法,致表邪内陷,触动喉痰旧疾案,诊后概括不出病机,连拟数方均觉欠妥,直到了解到“始终无汗”与“曾服泻盐三次,而致水泻频仍,脉忽变阴”的情况之后,才认定“邪陷阳郁,而非阳虚”,改用麻黄升麻汤获效。 * 由此可见麻黄升麻汤是针对病情特别复杂而制定的处方。 因为本证的关键病机是邪陷阳郁,故方中重用麻黄升麻为君,目的在于发越郁阳。喉痹唾脓血,乃肺热阴伤,故佐以清肺滋阴。泄利不止,为脾伤气陷,故佐以健脾温阳。 药味虽多,仍然是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决不同于杂凑成方。 所以否定本条方证的理由并不充分,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 * 医家举例 王朴庄分析指出“君以麻黄,取捷于得汗也。升麻解毒,当归和血,故为臣。然后以知母、黄芩清肺热,萎蕤、麦冬保肺阴,姜甘三白(白术、白芍、白茯苓)治泻利。复以桂枝、石膏辛凉化汗,入营出卫,从肺气以达于四末。纪律森严,孰识良工苦心哉!”供参考。 本证肺热脾寒,本方发越郁阳,清肺温脾,与肝经毫无关涉,所以也不应属于厥阴病方。有些注家把本方作为治疗厥阴寒热错杂证的方剂是不恰当的。 *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 b.关于无大热: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非常符合临床实际,若有连续汗出者,决不会有很高的体温,这一点搞过临床者都清楚。 所以,阳明病的四大证提法不妥。临床应用本方时,低热和无热者均可应用。 * c.个人经验: (1)形气具实:邪热壅肺,是为气实,正气不虚,是为形实。 形气具虚者,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 (2)喘:本方用于支气管痉挛者效佳。尤其是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用之有立竿见影之效。 * (3)虫类药物使用可以斟酌: 应用本方时,常加地龙、蝉蜕。 西医认为,异体蛋白为致敏源,本身就可以导致哮喘。 但是,我们临床应用时加入这些药物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升降散。 印会河认为:喘不可止者,大量应用虫类药物可收立杆见影之效。 除上2种外,还可用蜈蚣2~3条。 * 三、麻黄汤类方 1.葛根汤(31、32、33) 2.越婢汤 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262条) 4.桂枝麻黄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23、25、27条) 5.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301、302条)与麻黄附子汤 6.麻黄升麻汤(357条) * 1.葛根汤(31、32、33)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 a.葛根汤为什么是用 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①项背强几几是由于邪阻经脉,经气运行不畅,加之津液不能濡养经脉所致,所以在治疗时,一要疏通太阳经脉,二要升发津液。若用麻黄汤加葛根,虽然疏通经脉力宏,但由于发汗之力峻,必将损伤津液,而不利于症状缓解。 * ②桂枝汤为解肌之方,项背强急乃肌肉之病,用本方可以解除肌肉紧张,并且不至于发汗太过而损伤津液。方中芍药、甘草乃缓急之祖方,加之葛根,具有良好的缓解筋脉痉挛作用。 ③本方是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麻黄而成,因为无汗,所以加麻黄开表以疏通经脉。 * b.关于恶寒与恶风: 一般认为,中风恶风,伤寒恶寒,但是这种提法是错误的。恶风指有风则恶,无风则安;恶寒是指虽居密室之中,也有一种瑟瑟之感。恶风轻而恶寒重,但二者常相兼二见。35条麻黄汤是恶风而不是恶寒,12条则恶寒恶风并提。 * c.关于必下利之“必”字: 若翻译为“必然”、“必定”则与原文有悖,应当理解为“常常”、“往往”、“多”较妥。《内经》病机19条之中的“诸”字也应当理解为“多数”之意。 《伤寒论》330条“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的“诸”字也应当理解为“大多数厥证,不能用泻下的方法治疗。” * d.太阳与阳明合病: 阳明者,胃与肠也,胃肠当合观。太阳与阳明合病是指邪气在太阳之表又同时侵犯胃肠,其症状一为下利(32),一为呕逆(33)。 相当于西医学的胃肠型感冒,外邪影响于胃则呕逆,影响于肠则下利。这里的阳明病只是胃肠受病,而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