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新编五版中诊闻诊问诊.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新编五版中诊闻诊问诊.ppt

* 二、问汗 概念 “汗”阳气蒸化津液从汗孔排出体外的一种代谢产物。 意义 诊察津液的盈亏,阴阳的盛衰,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内容 1、辨汗出有无 2、辨汗出时间 3、辨汗出部位 “阳加于阴谓之汗”  《素问·阴阳别论》 (一)表证辨汗 表证有汗--外感风邪(中风证) 表证无汗--外感寒邪(伤寒证) (二)里证辨汗 自汗: 气虚或阳虚 盗汗: 阴虚或气阴两虚 大汗: 里热证  亡阳证 战汗: 邪正相争之转折点 黄汗: 湿热交争 (三)局部辨汗 课堂小结: 寒热症状的四个类型: 1、恶寒发热:外感表证 2、但寒不热:恶寒 畏寒 3、但热不寒:壮热 潮热 4、寒热往来:少阳病 疟疾 问汗:自汗 盗汗 阳明潮热 阴虚潮热 湿温潮热 三、问 疼 痛 病机 实——邪气壅盛,阻滞气血、经络; “不通则痛” 虚——阴阳气血不足、脏腑经络失 于濡养;  “不荣则痛” (一)问 疼 痛 性 质 胀痛——痛而有胀感,多为气滞 刺痛——疼痛如针刺锥穿,多为瘀血所致 走窜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   胸胁脘腹部多为气滞;四肢关节为行痹 固定痛——脘腹部多为血瘀;四肢多为寒湿痹痛 冷痛——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多为寒邪伤阳 灼痛——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冷,多为火邪窜入经络所致 问疼痛的性质 绞痛——痛势剧烈如刀绞;有形实邪阻碍气机 隐痛——疼痛不剧烈,但连绵不止,多因精血不足、阳气不足筋脉失养所致 重痛——疼痛并有沉重感,多是湿邪困阻气血所致 空痛——气血精血亏虚 掣痛-经脉失养,多与肝有关 酸痛——疼痛而有酸软的感觉,可因湿邪侵袭或因肾虚 瘀血、结石、虫积等 1、头痛 头痛的部位与经络的关系:(从部位分) 头痛连项——太阳经 两侧头痛——少阳经 前额痛——阳明经 巅顶痛——厥阴经 (二)问疼痛的部位 2、 胸 痛 (1)肺热——胸痛发热,咳喘,吐黄痰 (2)气滞证——胸胀痛走窜,太息善怒 (3)瘀血证——胸部刺痛,固定不移 (4)胸阳不振,痰浊内阻,气虚血瘀——胸痛憋闷,痛引肩背 (5)真心痛——胸痛彻背如针刺刀绞,面色青紫,脉微欲绝 3、胁痛 多属肝胆病变 4、脘痛 “脘”是胃所在的部位,其病变有虚实之分 5、腹痛 (1)腹痛——脐以上部位疼痛,多属脾胃病变 (2)小腹痛——脐以下部位疼痛,多属膀胱、大、小肠及胞宫病变 (3)少腹痛——小腹两侧痛,多属肝胆病变 6、背痛: 7、腰痛 “腰为肾之府” 实证-寒湿、瘀血阻滞经络 虚证-肾虚及肾的实质性病变 8、四肢痛: 四肢关节疼痛多属痹证,因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独见足跟疼痛,甚者引腰背,或胫膝酸痛者,多属肾虚 9、周身疼痛: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一)头晕:有晕眩之感,视物旋转,站立不稳 肝火上炎—晕眩伴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肝阳上亢—晕眩伴见头胀,耳鸣,腰膝酸软,颜面烘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气血亏虚—头晕面白,神疲体倦,每因劳累加重,舌淡,脉细 痰湿内阻—头晕且重,如物裹首,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 瘀血阻络—多见于外伤后瘀血阻滞,脉络不通; 问头身胸腹不适 (二)胸闷:与心、肺有关 (三)心悸:心悸—心中悸动不安 怔忡—心跳剧烈 (四)胁胀:肝胆病变 (五)脘痞:脾胃病变 (六)腹胀: 喜按—属虚:脾虚不能运化 拒按—属实:气机阻塞不通 (七)身重:与脾肺有关,水肿,湿困等 (八)麻木:气血亏虚,肝风内动,痰饮瘀血 (九)乏力: 五、问耳目 (一)问耳 1、耳鸣: 实证—突发、声大,按之不减;肝胆火炎 虚证—渐觉、声小,按之鸣减;肾精亏虚 2、耳聋:“精脱者耳聋” 实证—暴聋;实邪上壅于耳,清窍闭塞 虚证—渐聋;年老精衰气虚,脑海失充 3、重听:年老肾之精气虚衰 (二)问目 1、目痛: 红肿疼痛明显——肝火上炎,暴发火眼等 微痛并感干涩——阴虚火旺 2、目眩:眩晕症 3、目昏——视物不清(视力减退) 雀盲——每至黄昏视物不见 歧视——视一为二 七、问饮食口味 (一)口渴与饮水: 1、口不渴:多见于寒证、湿证 2、口渴多饮 : 伴壮热、口渴喜冷饮——阳明经证 伴小便量多,体渐瘦——消渴病 3、口渴不多饮:阴虚、湿热、痰饮证、瘀血内停、热入营血证   渴欲饮但水入即吐 :饮停于胃   渴但欲漱水不咽: 内有瘀血 (二)食欲与食量: 1、食欲减退:邪气困阻中焦或脾失健运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