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鹤峰县55年麻风病防治成果分析
杨业安 魏自斌
鹤峰县皮肤病防治所 湖北 鹤峰 445800
关键词:麻风病防治 成果 分析
麻风病是一古老的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1957年6月,卫生部在济南召开了全国麻风病防治专业会议,具体研究了防治麻风的许多重要问题,同年10月,发布了《全国麻风防治规划》,确定了“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提出了“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步聚和做法。我县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于1958年正式成立了麻风病防治专业机构——麻风村。经过50多年的艰辛努力,麻风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发病率与患病率明显下降,取得1996年麻风基本消灭的辉煌成果。近10多年来,我县麻风疫情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发病率与患病率出现了回升,突破了基本消灭的指标。为了研究今后的麻风防治措施,制定更适合山区特点的防治策略,现将我县50多年的麻风防治情况作如下总结分析:
1 基本情况
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与湖南省石门、桑植接壤,总面积2892km2,境内山峰起伏,溪河纵横,既不通高速也不通水路,交通极为不便,经济贫困、文化落后,卫生条件差。全县下设7乡两镇205个行政村,总人口22.2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2%。红四军就在这里诞生,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山区小县。历史以来,这里麻风流行猖厥,始占全省之首,为麻风病的高流行区,发病率最高年份1966年,达15/10万,患病率最高年份1971年,达73.4/10万,病人分布于150个行政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3%,如今仍有现症病人11例,患病率为5/10万,是全省唯一的两个超标县之一。
2 临床资料
2.1 资料来源。根据我县1958年成立麻风防治专业机构以来的新(复)发病人个案登记表、病历和随访记录、监测情况统计以及历年麻风普查,疫点调查、线索调查、家属检查、历史病人追查的有关统计资料。
2.2? 方法:利用发病率和患病率等评价指标,对全县麻风的发现和患病情况以及新发病例的发现方式、年龄、病期、型比和畸残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
3.1? 疫情情况。鹤峰县1958年至2012年3月,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298例(不含复发病例),其中多菌型190例,少菌型108例。临床治愈278例(含复发病例),现症死亡和其他原因减少30例,目前尚有现症病人11例,患病率为5/10万。
3.2? 动态分布
3.2.1?发现率。在防治工作的初期,我们采取了大规模麻风病普查,疫点调查和线索调查。1958-1978年,年平均发现率为7.83/10万。经过大规模的查、收、管、治等防治措施以后,新发病人大大减少,发现率呈显著降低,1979-1996年,年平均发现率为1.05/10万,与前段时间相比,年平均发现率下降了6.78/10万。1999年以来,疫情出现反弹,累计发现病人23例,复发病人5例,年平均发现率为0.85/10万。
3.2.2? 患病率。在防治初期,由于大规模的查、收和单一的治疗,发现率高而治愈率低,直到80年代后,2为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1986年起对麻风防治策略提出实现4个转变,即:①从单一药物治疗转变为联合化疗。②从以隔离治疗为主转变为社会防治为主。③从单纯治疗转变为治疗与康复医疗相结合。④从专业队伍的单独作战转变为动员社会力量协同作战。患病率下降速度明显加快。至1996年底,全县患病率为0.45/10万,通过了省级检查验收,达到了基本消灭指标。但是,近10多年以来,随着新发病例的不断出现,患病率也随之上升,成了全省两个超标县之一。
3.2.3? 儿童发病,累计儿童发病38例,占总病人数的12.7%,儿童发病以1958-1973年度最高,共发现32例,占该年段总发病人数13.9%,以后逐年下降,1987年至今,再未发现儿童患病。
3.2.4?
3.2.5 麻风畸残。我县发现麻风病人298例,60-80年代,Ⅱ级畸残在52-56%之间,随后逐步下降,80年代以后,年平均Ⅱ级畸残率为11.9%。
3.2.6 治愈和复发。截至2011年底,全县治愈麻风病患者276例(含复发病例),其中DDS单疗治愈162例,MDT治愈114例,累计复发18例,复发率为6%,其中DDS单疗复 17例,占复发总数的94%,MDT复发1例,占复发人数6%。
3.3 人群分布,男性患者224例,占75%,女性74例,占25%,男女之比为3:1,儿童发病38例,占13%,15-44岁病人164例,占54.8%,45岁以上病人96例,占33%。
3.3.1 传染来源。家内传染96例(32%),家外亲戚邻居192例(64%),不明原因10例(4%)。
3.3.2 病例发现方式。主要分为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两种。主动发现:疫点村普查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