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自我诊断精.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自我诊断精.ppt

* (三)、呼吸 呼吸气粗,疾出疾入者,多属热证、实证,常见于外感病。呼吸气微,徐出徐入者,多属寒证、虚证、常见于内伤杂病。 喘:呼吸急促,甚则鼻翼煽动,张口抬肩。发病急,气粗声高,以呼为快(呼气难),风寒袭肺或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所致久病病缓,气怯声低,以吸为快(吸气难),动则加剧,肺肾亏虚,气失摄纳所致 哮:喘促时喉间有痰鸣声,时发时止,缠绵难愈宿痰内伏,复感外邪所诱发或因久居寒湿之地,或过食酸咸生冷所诱发 喘不兼哮、哮必兼喘 * (四)、咳嗽 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的一种症状。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痰有声谓之咳嗽。多见于肺脏疾病。 咳声重浊,痰清色白 ── 多属外感风寒。 咳声不扬,痰稠色黄 ── 多属邪热犯肺。 干咳少痰,咽喉干燥 ── 多属燥邪犯肺或肺阴亏虚 咳声轻清,低微气怯 ── 多属肺气亏虚。 咳而痰多,滑脱易咯 ── 多属痰浊阻肺。 * 二、嗅气味 嗅气味,是指嗅辨与疾病有关的气味,包括病室、病体、分泌物、排出物,如口气、汗、痰、涕、二便、经、带、恶露、呕吐物等的异常气味。 嗅气味可以了解疾病情况,一般气味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微有腥臭者,多属虚寒。??   * 口气:口气,指从口中散发出的异常气味。   口臭 ── 多与口腔不洁,龋齿或消化不良有关。   口出酸臭气,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者 ─多属胃肠积滞。   口出臭秽气者 ── 多属胃热。   口气腐臭,或兼咳吐脓血者 ── 多是内有溃腐脓疡。   若臭秽难闻,邪龈腐烂者 ── 为牙疳。 * 问 诊 问诊就是通过医生与病人及其知情人的交谈,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疾病发生及演变过程、治疗经历,并将调查所得的资料加以记录整理,作为诊断依据的方法。 问诊的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 问现在症 * 一、问寒热 问寒热是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症状之一,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是问诊的重点内容。 寒是指病人主观的怕冷感,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三种,恶 寒;无风自冷,得温寒冷不缓解 。恶 风:遇风觉冷,避风寒冷可缓解 。畏 寒 :经常怕冷,得温寒冷可缓解。 热即发热, 除指体温(36.8c)高于正常外,尚包括全身、局部的发热感觉。 临床常见的寒热症状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四类。 * 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是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多见于外感表证。恶寒与发热并见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 1、恶寒重发热轻:即患者感觉恶寒明显,并有轻微发热,是外感风寒的特征,主风寒表证。 2、发热重恶寒轻:即患者感觉发热较重,同时 又感轻微怕冷。是外感风热的特征,主风热表证。 3、发热轻而恶风:即患者感觉有轻微发热并有遇风觉冷。是外感风邪的特征,主伤风表证。 * (二)、但寒不热 但寒不热是指病人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根据发病缓急,病程长短,可分为二种类型。   ① 新病恶寒:多因寒邪直中脏腑,损伤阳气所致。病人突然恶寒,四肢不温或腹部冷痛,或咳喘痰鸣者,为里实寒证。   ② 久病畏寒:多因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所致。病人经常畏寒肢冷,得温可缓,舌淡嫩,脉沉迟无力,为里虚寒证。 * (三)、但热不寒 但热不寒病人只发热而不觉寒冷,或反恶热的。多属阳盛阴虚的里热证。根据发热的轻重、时间、特点等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壮热:病人身发高热,持续不退(39℃以上)常见满面通红,口渴饮冷,大汗出等症,为里实证。 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按时热甚,如潮汐一样,有一定的规律。 微热:病人轻度发热,其热势较低,多在 37 ℃ -38 ℃ 之间。 * (四)、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是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故又称往来寒热。是邪正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表现,为半表半里证的特征,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临床上有以下两种类型。   1.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 主半表半里证。其病理机制是: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邪正相争,相持不下,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2.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 常见于疟疾。其病理机制是:由于疟邪侵入人体,伏藏于半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故寒战与高热交替出现,休作有时。 * 二、问汗 1、自汗:经常日间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称为自汗,多属阳虚、气虚证。由于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见自汗。每当活动则更加耗伤阳气,因而汗出尤甚。 2、盗汗:入睡之后汗出,醒后则汗止,称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证、或气阴两虚证。因入睡之时,卫阳入里,肌表不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