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代币机制探讨网路学习成效-OUHK.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 年2月第十四卷一期 • Vol. 14, No. 1, February 2011 以代幣機制探討網路學習成效 許慧珍 .hk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四卷 ‧第一期 1 以代幣機制探討網路學習成效 許慧珍 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探討目前網站推行的虛擬代幣機制 (1 )對於網路學習者動 機的影響 ,(2 )對於網路學習的激勵成效,( 3 )對於網路學習的激勵是否會 影響網路的學習態度 。透過網路問卷有效樣本數508份 。根據所得資料以信 效度分析、描述性統計分析、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 顯示 : (1)虛擬代幣機制與網路學習動機交互關係 對於網路學習激勵有顯著 影響 ,亦即,虛擬代幣機制對學習效果是有激勵作用 ;(2 )網路學習的動機 透過激勵,更能對網路學習者產生正面的態度。 關鍵詞:代幣機制、 學習動機、學習激勵、學習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許慧珍 環球科技大學電子商務 系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四卷 ‧第一期 2 壹、前言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如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茲所說的「資訊就在彈指之間(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s )」,人類生活的各個層面都有莫大的改變,教育領域也不例外。 當我們遨遊於網路的殿堂中,許多在網路上傳遞的訊息和互動的情境是為我 們所熟悉的,也反應由於網際網路上資訊的暴增與超媒體( Hyper Media ) 的特性常造成學習者迷失在網路世界內,讓學習者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習已知 的知識或學習不到應學習的知識。但是因為網路學習環境的特殊性和高複雜 性,使得其評量網路學習成效的 工作相當困難,導致大眾對於網路學習應用 效能存有過度的期待。 針對學習的角度而言,目前的網路學習環境具有缺乏人際互動、缺乏認同感 (Ownership )、學習專注度(Learning Engagement )太低以及無法掌握資 訊,以進行深度的學習等重大缺點 ; 但學習網站之規劃是否能達到教學之目 標?學習者在學習網站中是否能獲得有益之知能?更明確地說,網路學習環 境之應用效能為何?這個問題一直未獲得解答,但這個問題是舉世在推動網 路 學習應用時所應思考的重要議題。 Jakes et al. (2006 )提到可使用網路科技來改善以往偏重講述的教學方式, 透過網路環境,學習者不再只等待老師傳達知識,學習者可以自己探索欲知 的資訊,找出問題的解答。 然而網路雖可讓學習者接觸充足且豐富網路資 源,但學習者反倒常常迷失於網海裡,徒然浪費許多時間。 Patricia Wallace (1999) 指出:塑造他人行為最有效的工具就是獎勵。而網路有許多獎勵的方 式,能控制這些大家追尋的獎勵,是網路賦予我們的能力中,一項重要的特 性。 然而該如何提昇學習者的網路學習效率?隨著全球資訊網以及其他線上資 源的大量成長,例如在網路學習環境中設置一智慧型虛擬人物,以協助學習 者進行學習活動,則學習活動不但將變得有 趣,且學習效能將更為提高(林 奇賢, 2000 )。而目前各網站所推行的虛擬代幣機制是否有助於網路學習者 的學習動機 ?是否有激勵的效果?是否有助於網路學習者的需求滿足 ?這 些關於網路學習結合虛擬代幣 媒介使用的問題,正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主 題。 本研究從Keller (1987 )的動機模式理論出發,參考劉惠如 (1999)的研究, 以網路學習者課程討論區發表的評論篇數、閱讀教材次數及線上測驗評量次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四卷 ‧第一期 3 數等三種行為作為學習者網路學習成效的參考指標。 本研究的研究問題有 以下三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