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观沧海[东汉] 曹操(体裁:古体四言诗或乐府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 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其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 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 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 而加上去的。
选自《乐府诗集》,这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
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 ,高。峙,挺立。
(8)萧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荣幸。新课 标 第 一 网
(14)甚:极其,很。
(15)至:极点。
(16)幸甚至哉(zāi):很荣幸至此。
(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21)观:欣赏。
(22)幸:庆幸。
碣 视 到
碣 视 到
写
(23)咏志:即表达心意。咏:歌吟。
(23)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歌配乐演唱使得附加语,与正文内容没有关系。
(24)以:连词,来(以观沧海)
(25)以:用(歌以咏志)
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
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 HYPERLINK /view/70538.htm碣石山顶,居高临海, 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 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
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 HYPERLINK /view/727977.htm澹澹,山岛 HYPERLINK /view/1171518.htm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
澹 海
已 后 洪 作 山 反
”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
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HYPERLINK /view/1290049.htm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
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
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
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
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
映了他“ HYPERLINK /view/1570679.htm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
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
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
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
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五言律诗)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选自《全唐诗》。
《次北固山下》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是备受称赞的名句。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
平岸阔等江南景象,但时近春节,头顶大雁,发出了“乡书何处达”的感叹。全诗意
文档评论(0)